1.选择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 ,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 ),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懒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 ,多可悲!
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 地偷懒,而且认为别人的努力是 ,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事件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果。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
B.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
C.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
D.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
A.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
B.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 |
C.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 |
D.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 |
A.草率行事 得过且过 心安理得 作茧自缚 |
B.轻举妄动 虚应故事 理所当然 作茧自缚 |
C.草率行事 虚应故事 理所当然 自讨苦吃 |
D.轻举妄动 得过且过 心安理得 自讨苦吃 |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辛西立春 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注:①作者南渡后官至中书舍人,上书言恢复大计,触犯秦桧等主和派,被弹劾免官。②子桑与原宪均为《庄子》中出现的人物,皆富有个性,生活清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诗的首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辛西立春 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注:①作者南渡后官至中书舍人,上书言恢复大计,触犯秦桧等主和派,被弹劾免官。②子桑与原宪均为《庄子》中出现的人物,皆富有个性,生活清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读”一联感慨往事如梦,看似心态超然平和,实则往事难以忘却 |
B.诗人以古代两位寒士自喻,表达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合流的志向。 |
C.诗歌尾联劝大家不要因寒冷而沮丧,春天已然来临,未来还有希望。 |
D.诗歌从感时到忆旧,再到述怀,最后以迎春扣题,全诗情感昂扬积极。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继咸往,纾一方难。继咸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破城,改檄为疏,驻军侯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降于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选自《明史·袁继咸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
(2)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继咸往,纾一方难。继咸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破城,改檄为疏,驻军侯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降于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选自《明史·袁继咸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
B.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
C.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
D.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
A.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中央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 |
B.中官,本为古官名,又指宦官,是中国专供古代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
C.阙,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 |
D.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文中指朝廷。 |
A.袁继咸性格刚直,不惧权贵。他上疏驳斥张彝宪的奏章,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皇帝不听劝阻,他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
B.袁继咸清正廉洁,富有才能。张孙振因袁继咸曾拒绝了他的请托,便诬告袁继咸贪污受贿。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为之辩诬。 |
C.袁继咸通晓军事,骁勇善战。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降服了一千多人,打退了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 |
D.袁继咸忠君爱国,宁死不屈。南京被攻陷,各大兵镇都投降了,他被软禁在内务府的大院中,最终不肯屈服于清,被杀害。 |
(1)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
(2)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据说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消费过了就扔掉。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选自《今晚报》,有删节)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据说后来有了互联网,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消费过了就扔掉。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选自《今晚报》,有删节)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同样如此。 |
B.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
C.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
D.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
A.我们虽然也有过有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
B.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
C.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
D.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
A.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
B.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便自然地将诗从我们的生活中赶走。 |
C.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D.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的、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8月11日,郭德纲在担任《相声有新人》的评委时遇到了意外的情况。有一对夫妻选手来参赛,两人皆为博士学历,他们提出另类的“公式相声”,而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这对夫妻一上台,就将自己的三本书《校园相声学》《相声的有限元》和《逻辑搞笑实录》赠予郭德纲。丈夫李宏烨抽出其中一本书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而他们的表演处处充满了挑衅传统相声的味道。
李宏烨自创了一个相声公式,他解释说笑是可以计算的,这个公式就是计算“笑果”。他们基于这个公式来创作相声,甚至实现了稳定的量产,而非传统的唱念做打说学逗唱。接下来,双方直接开始互怼,相声比赛变成了辩论赛。李宏烨直接不耐烦地说:“咱说点高级的行么?别老相声相声的。”郭德纲:“你错了,相声怎么不高级了?”李宏烨:“咱别老相声相声,咱说说真正的中国的相声。”郭德纲:“你等会儿,这不一回事儿吗?”李宏烨:“现场这么多人,有谁是直接能上场说段相声就把大家逗笑的?”
他们下台后,郭德纲无奈地表示:“这个……需要尊重”。其他参赛选手说:“拿我们相声演员不当事儿”。
网友也被激怒,认为这位博士手指郭德纲,顺带还把于谦老师黑了一把,甚至直接放话“走着瞧”,是素质低下的表现,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
(摘编自《(相声有新人>嚣张博士夫妇用“公式相声”怼上郭德纲》)
材料二:
8月13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李宏烨对在与郭德纲互怼过程中波及于谦表示后悔,并向于谦致歉。
节目之后,李宏烨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节目的一点点澄清》,文章提到郭德纲选择晋级的标准是相声基本功,“即使现场一次没笑的德云社弟子和包括一些别的社的笑得很少的都通过了。而边缘形式,包括口技、脱口秀、双簧、女生相声、小孩相声等无论多好笑,一概被淘汰”。
李宏烨介绍,《好浪漫啊》是按照节目组要求写的,“节目组要求我在内容中突出夫妻、博士两个身份”。李宏烨上场前对自己的结果也有预判,“我们肯定是通不过的,所以我们就想,不管能不能晋级了,先让现场爆掉”。
李宏烨所谓的“爆掉”,是指抖出的包袱个个响,观众爆笑。“事实上我们的现场达到了这个效果”。但是为什么电视上,我们看到的观众一脸茫然呢?他的解释是“节目组没有给现场观众反馈的镜头,他们的镜头里是选手等候区里选手的反应”,而且“节目组也把我们和郭德纲友好沟通的镜头删掉了”。
2014年5月,李宏烨与团队原创的相声剧《学长》在交大首演。演出前他们打出“全场爆笑800次”的横幅,结果据李宏烨自己统计,全场观众笑了913次,“创下了中国喜剧界的记录了”。
(摘编自祖薇《交大博士讲相声被淘汰怒怼郭德纲:我曾创喜剧纪录》)
材料三:
相声演员是一门投入产出比低的职业。关于相声演员,在郭德纲、张文顺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有所提及:
郭:咱们相声界从业人员很复杂。
张:哎对,这行门槛儿太低。
郭:很多人从南到北四处走穴,有挣钱的有不挣钱的,当然了,也有留守在剧场里演出的。
张:也有坚守阵地的。
从商演演员的表演水平和相声作品中都能看出相声演员水平低、包袱段子差的问题。在 相声圈中有不成文的说法——相声说到最后是文化功底。相声虽说入门简单,但要成为一名专业功底扎实的相声演员就要付出努力,而这种“相声专业”在新媒介环境中是消失殆尽。柱声艺术在新媒介环境下存在作品、演员等质量下降问题,同时也存在媒介扭曲相声的趣味性乖讽刺性的问题,因此相声艺术应立足自身,寻求变革。
(摘编自《新媒介环境中相声艺术传播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的相声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材料一:
8月11日,郭德纲在担任《相声有新人》的评委时遇到了意外的情况。有一对夫妻选手来参赛,两人皆为博士学历,他们提出另类的“公式相声”,而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这对夫妻一上台,就将自己的三本书《校园相声学》《相声的有限元》和《逻辑搞笑实录》赠予郭德纲。丈夫李宏烨抽出其中一本书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而他们的表演处处充满了挑衅传统相声的味道。
李宏烨自创了一个相声公式,他解释说笑是可以计算的,这个公式就是计算“笑果”。他们基于这个公式来创作相声,甚至实现了稳定的量产,而非传统的唱念做打说学逗唱。接下来,双方直接开始互怼,相声比赛变成了辩论赛。李宏烨直接不耐烦地说:“咱说点高级的行么?别老相声相声的。”郭德纲:“你错了,相声怎么不高级了?”李宏烨:“咱别老相声相声,咱说说真正的中国的相声。”郭德纲:“你等会儿,这不一回事儿吗?”李宏烨:“现场这么多人,有谁是直接能上场说段相声就把大家逗笑的?”
他们下台后,郭德纲无奈地表示:“这个……需要尊重”。其他参赛选手说:“拿我们相声演员不当事儿”。
网友也被激怒,认为这位博士手指郭德纲,顺带还把于谦老师黑了一把,甚至直接放话“走着瞧”,是素质低下的表现,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
(摘编自《(相声有新人>嚣张博士夫妇用“公式相声”怼上郭德纲》)
材料二:
8月13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李宏烨对在与郭德纲互怼过程中波及于谦表示后悔,并向于谦致歉。
节目之后,李宏烨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节目的一点点澄清》,文章提到郭德纲选择晋级的标准是相声基本功,“即使现场一次没笑的德云社弟子和包括一些别的社的笑得很少的都通过了。而边缘形式,包括口技、脱口秀、双簧、女生相声、小孩相声等无论多好笑,一概被淘汰”。
李宏烨介绍,《好浪漫啊》是按照节目组要求写的,“节目组要求我在内容中突出夫妻、博士两个身份”。李宏烨上场前对自己的结果也有预判,“我们肯定是通不过的,所以我们就想,不管能不能晋级了,先让现场爆掉”。
李宏烨所谓的“爆掉”,是指抖出的包袱个个响,观众爆笑。“事实上我们的现场达到了这个效果”。但是为什么电视上,我们看到的观众一脸茫然呢?他的解释是“节目组没有给现场观众反馈的镜头,他们的镜头里是选手等候区里选手的反应”,而且“节目组也把我们和郭德纲友好沟通的镜头删掉了”。
2014年5月,李宏烨与团队原创的相声剧《学长》在交大首演。演出前他们打出“全场爆笑800次”的横幅,结果据李宏烨自己统计,全场观众笑了913次,“创下了中国喜剧界的记录了”。
(摘编自祖薇《交大博士讲相声被淘汰怒怼郭德纲:我曾创喜剧纪录》)
材料三:
相声演员是一门投入产出比低的职业。关于相声演员,在郭德纲、张文顺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有所提及:
郭:咱们相声界从业人员很复杂。
张:哎对,这行门槛儿太低。
郭:很多人从南到北四处走穴,有挣钱的有不挣钱的,当然了,也有留守在剧场里演出的。
张:也有坚守阵地的。
从商演演员的表演水平和相声作品中都能看出相声演员水平低、包袱段子差的问题。在 相声圈中有不成文的说法——相声说到最后是文化功底。相声虽说入门简单,但要成为一名专业功底扎实的相声演员就要付出努力,而这种“相声专业”在新媒介环境中是消失殆尽。柱声艺术在新媒介环境下存在作品、演员等质量下降问题,同时也存在媒介扭曲相声的趣味性乖讽刺性的问题,因此相声艺术应立足自身,寻求变革。
(摘编自《新媒介环境中相声艺术传播研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宏烨向郭德纲赠书并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是想一开始就给郭德纲一个“下马威”,表达自己对传统相声演员的不屑。 |
B.李宏烨说当前舞台上的相声不够高级,其实是说这些相声停留于传统的唱念做打说学逗唱,缺乏应有的创新。 |
C.依据郭德纲对其他节目的评判,李宏烨认为自己的节目“肯定是通不过的”,所以他和妻子决定追求现场表演的效果。 |
D.李宏烨在交大首演前打出“全场爆笑800次”的横幅,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也借此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追求。 |
A.由于李宏烨在节目中持有与传统相声不同的观点,他和郭德纲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产生一些过激言辞。 |
B.针对李宏烨在节目中的表现,郭德纲、参赛选手、网友的反应不尽相同,但均对其行为持否定态度,事后李宏烨自己也做了反思。 |
C.根据李宏烨的表述,节目组在后期剪辑时删掉了一些镜头,导致播出的节目与现场真实情况不符,影响了网友对此事做出客观、公允的判断。 |
D.郭德纲与张文顺在《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表现出对新媒介的担忧,因为新媒介环境将使“相声专业”不复存在。 |
5.名著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前情简介)林冲带着夫人到大相国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鲁智深并与之结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见其美貌,便欲霸占,被闻讯赶来的林冲与鲁智深制止。后高衙内与林冲的好友陆谦等人勾结,三番五次设计强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设下毒计,让人假扮卖刀人设法将宝刀卖给林冲。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根据本节内容,分析林冲有哪些性格特点。
【小题3】根据本节内容和你课外对《水浒传》的阅读和了解,分析林冲买刀的原因。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
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到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前情简介)林冲带着夫人到大相国寺去上香,路上遇到鲁智深并与之结为好友,夫人待在大殿上,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见其美貌,便欲霸占,被闻讯赶来的林冲与鲁智深制止。后高衙内与林冲的好友陆谦等人勾结,三番五次设计强行霸占林夫人,但都未得逞。最后高俅设下毒计,让人假扮卖刀人设法将宝刀卖给林冲。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有很多暗示性的伏笔文字。比如一开头便说林冲“把这件事不记心了”,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读者要注意下文出现的事情同“这件事”有关。 |
B.林冲对宝刀从来就有很大的兴趣。他没听到卖刀人前面说的两句话,是因为正和好朋友说话;一旦听见了卖刀人的话,他就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宝刀上。 |
C.林冲为人忠厚老实,轻信别人。尽管卖刀人一再表示要将刀卖给林冲,还降低价格,又不敢正面回答林冲关于其家世的问题,林冲对他仍未有丝毫怀疑。 |
D.林冲有一股好胜心理。他买了宝刀之后“不落手看了一晚”,就是因为高俅不让他看宝刀,因而想用这把宝刀同高俅慢慢比试,试图争一口气,比赢高俅。 |
【小题3】根据本节内容和你课外对《水浒传》的阅读和了解,分析林冲买刀的原因。
6.情景默写- (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________,_________。”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作文-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这些事情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我们好像也太容易被‘毁掉’了吧!”一位青年朋友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还配上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这些事情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我们好像也太容易被‘毁掉’了吧!”一位青年朋友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还配上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语言表达- (共1题)
9.
下面是某社区一则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社区居民,拔高未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我社区将对本社区内未就业人员进行一共十天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为插花艺术,想参加的人请赶紧来社区咨询、报名,名额有限,报满就停。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社区居民,拔高未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我社区将对本社区内未就业人员进行一共十天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为插花艺术,想参加的人请赶紧来社区咨询、报名,名额有限,报满就停。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