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恩师。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
B.通知:兹定于10月1日8时在学校礼堂举行庆祝新中国70年华诞诗歌朗诵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
C.招领启事:本人早上在食堂拾到黑色钱包一只,内有人民币353元,请丢失者与学校团委联系。 |
D.请束: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
***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道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________的创作风格。***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返歌革命理想,他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________。***诗词中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勇气的警句________,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________、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出心裁 流芳千古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
B.独树一帜 流芳千古 比比皆是 惟妙惟肖 |
C.独树一帜 千古绝唱 比比皆是 栩栩如生 |
D.独出心裁 千古绝唱 俯拾即是 栩栩如生 |
A.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
B.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
C.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
D.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
A.***在诗词中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读者还在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
B.不仅***诗词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
C.***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
D.***诗词不仅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而且还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 |
2.诗歌鉴赏- (共1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绍兴五年(1135)冬天,词人冒雪前往鄱阳,大雪纷飞的天气使词人感受到了被囚禁在金国的徽、钦二帝痛苦,词人又联想到因为国内主和派阻挠而导致的北伐失败,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词。②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梦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南宋初主战派大臣之一。③鸾铬(lù):天子乘坐的车。【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起句描写了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沉苍凉,寒冷彻骨,起笔设境,渲染氛围。 |
B.第二句中的“易水”即燕太子送荆轲的“易水”,词人一方面借此点出北方国土的沦陷和帝王被俘不回的耻辱。一方面又取荆辆之所歌之意,倍增悲愤之感。 |
C.下阅换头三句,运用衬托、夸张的手法,表达极度的忿恨,要消除北未覆亡的靖康之耻却是难上加难,几乎比天老、海翻还要困难。 |
D.“几时鸾铬还”,用借代的手法,满怀希望地问南宋统治者何时帝王能回,以问作结,更能表达含蓄不尽之情。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耩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泡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
B.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
C.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
D.后谓帝/旧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
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
B.古时候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徽七音,《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和歌发出的变徽之声,其声调慷慨激昂。 |
C.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
D.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A.马皇后父母早亡,由郭子兴抚养,后来嫁给了太祖,马皇后仁爱慈善且聪慧有识别力,曾对太祖说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
B.马皇后跟随太祖于军中时,经常缺少食物,她平常就储备一些干粮和干肉给太祖,而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 |
C.太祖在前殿决断政事,有时会大发雷霆,曾经发怒责罚宫女,马皇后也非常生气,就把宫女交付给宫正司以求公正处罚。 |
D.马皇后病重时,不要求寻求良医,去世时希望太祖能够寻贤才纳良谏,自始至终都要谨慎对待每件事情。她去世后,太祖没有再立皇后。 |
(1)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
(2)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两个老师的较量
01.16年前
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的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
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学校自然把一班交给他把关。
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当呢?就在学校领导权衡比较的时候,文老师主动请缨。但校长怎敢轻易地把二班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
这个时候文老师说:李校长,我有绝对的信心带好二班。这样吧,我先给自己断条后路,如果明年的高考中,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引咎辞职——不是辞班主任这个职,是辞我的公职。于是,校领导破例让文老师做了二班的班主任。
02.开学了
两个班主任走马上任,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是班会。
黄老师面目慈祥地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
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二班的学生走进教室时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被指定了,座位上贴着写着姓名的纸条,教室前排放着一辆轿车模型,后排放着一辆自行车模型。
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文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突然他指着最后一排和最前一排的两个学生说: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让给谁路?余强和林可都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余强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
显然,骑自行车的是在高考中的失败者,开大奔的是高考中的胜利者!
当然,如果你想坐到前面,离这辆大奔近点,你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对手,让他们灰溜溜地坐到后排的自行车旁边。
03.高考
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高考如期来临。
高考结果出来后,黄老师蔫了,文老师笑了:二班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一班,全班56人,55人达线,惟有余强一个人名落孙山,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32个人,而一班虽然也只有高超一个人落榜,但达重点线的只有20个人。
但黄老师还是不服气,他忧郁地望着文老师说:一切都还没有完,几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文老师冷笑一声说: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他们,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
04.11年后
他和黄老师已经忘记了当年约定的比试。可那届学生毕业10年的聚会,又让他们想起曾经的较量。
相聚的日子里,二班的毕业生大出风头。不少人都是开着大奔来的。林可已官至副县长,陆彩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梅林读了博士后,也专程从美国赶过来。
而一班最大的官杨柳,是某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发小财的有几人,真正意义上的大款一个也没有,不少同学是骑着自行车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
05.16年后
时光如流水,一晃5年过去了,又到了同学们聚会的日子。
二班的学生中,有三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林可,身为副市长的他,现已被拘留审查。第二个是陆彩霞,她因为窃取另外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最后一个是余强,连个大奔的司机也没有混上,他焦虑他愤恨,终于他的精神崩溃了,住进了精神病院。
一班有两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杨柳,年初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记者,因为曝光一个黑社会团伙,被人暗杀,以身殉职。
第二个是高超,去年,德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看中这个技术精湛的修车匠,高薪聘请他去了德国,做高级技工,天高路远,他实在没有时间飞回来聚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散后,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垂着头坐在那里,乱发遮盖了他苍白的脸。
黄老师坐在他的对面,无声地望着他,沉默了一会儿,黄老师说:文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
我更想说的是,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
文老师抬起头,已是泪眼婆婆。
选自《2019小小说》,有改动,作者贾邵春。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构思新颖,以章节的形式,叙述5个不同时间段发生在两个老师身上的“较量”,故事时间跨度虽大,但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小说层次分明。 |
B.高考结果的较量,一班输给了二班,原因是黄老师年龄大,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没有激情,而文老师20多岁,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 |
C.小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两个老师的不同较量,描写人物上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使两位老师的形象鲜明。 |
D.16年后最后一次较量,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认识到了自己教育上的失败,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教育出的学生应是有原则有思想的人。 |
【小题3】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二班培养的佼佼者,走上了犯罪道路,一班培养的学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5.语言表达- (共3题)
所给的字:路、舒、功、够
例: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①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秋水澄清菱花七出;春山浮翠桂月双圆。④指点江山春光满李园;激扬文字彩霞溢桃林。⑤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
A.④②⑤①③ | B.④③①⑤② | C.②④③⑤① | D.②④③①⑤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