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544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

1.综合题(共4题)

1.
【环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北地区在农业上成功推行旱改水种植水稻耕作制度变革,不仅推动了区域农业科技进步,改善了民众生活质量,使得过去“十年九灾”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胜似江南的“鱼米之乡”,更优化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请阐述苏北地区推行旱地改水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鲑鱼(又叫三文鱼),属洄游性鱼类,喜栖冷水(水温小于18℃),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沿岸的河流中。幼时,在淡水河里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育肥,成熟后,它们会溯河洄游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育后代。溯河产卵洄游期间(每年7月~10月间)不再摄食,它们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产卵期为8月~次年1月)。加拿大的亚当斯河段(如图)产卵区是红鲑(在大海中红为亮银色,洄游后改变为红色)产卵的最理想河段,该河段河道曲折,岸边树木,临水的灌木丛生,河道中多沙砾,河水不易结冰。上游的亚当新湖属冷水湖,湖水很深。下游的苏士瓦湖面积巨大,湖中含有高浓度的微型浮游生物。

(1)分析北太平洋成为鲑鱼育肥生长海域的主要原因。
(2)分析加拿大红鲑在长途跋涉回到出生地产卵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3)分析位于两湖之间的亚当斯河段成为加拿大红鲑最佳产卵区的优势条件。 
(4)近年来加拿大红鲑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为保证红鲑鱼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油橄榄是原产地中海沿岸的高经济价值的乔木油料植物,耐旱怕湿,适宜生长和产油的温度为日平均气温18—25℃,以20—24℃最佳;年降水量400—600mm,且分配均匀;年日照时数以1800—2000小时最为适宜,不能低于1500小时。在晚冬、早春花芽分化和营养生长阶段需水较多。
甘肃陇南的白龙江沿岸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除高山区外,都在5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为1789—1911小时,形成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干舌”地带。“干舌”带沿岸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腰,被确认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近年来,陇南武都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但由于该地区油橄榄单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了武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下图示意白龙江沿岸“干舌”地带(见下图)。

(1)分析白龙江沿岸形成“干舌”地带的原因。
(2)解释白龙江沿岸“干舌”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原因。
(3)说明“干舌”地带发展油橄榄种植带来的效益。
(4)简述目前制约武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因素。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高山地区存在一个钙华风景带,这个区域有着世界罕见的瑰丽奇美的钙华风景。它的范围南至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北到四川西北的九寨沟,长达数百公里。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东缘钙华带分布。

简要评析该钙华景观带的旅游资源价值,并说明其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

2.单选题(共8题)

5.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B.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6.

   在位于珠江河口的广州市中心南越国宫署遗址约0.1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掘有历代古井600多口。其中最深的一口南越古井,深达143米,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4米,开发成景点后,插入了四根沿着井壁伸入到水中连接抽水机的水管。古井井壁大多用砖石砌成,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井底放置凿有圆孔的石板,石板下铺有厚约8厘米的细沙。请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内地相比,广州古代重视挖井的主要原因还包括
A.珠江水常带苦咸味B.地表水缺乏
C.地下水使用方便D.挖井技术成熟
【小题2】左图中的水管的作用是
A.抽取井水利用B.抽水防止井水外溢
C.作为观赏功能D.注水防止井水干涸
【小题3】有关古井的叙述合理的是
A.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主要是防止井水渗出
B.井壁用砖石砌成主要是为了方便攀爬
C.井底石板上的圆孔主要是为了减轻井底压力
D.井底石板下面细沙的作用是过滤污染
7.
读某沿海城市附近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后,最有可能形成海蚀崖地貌的是图中(  )
A.A处B.B处C.C处D.D处
【小题2】若考虑全球变暖问题,小李在该城市购买住房时最不应该选择的房源应位于图中(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小题3】若该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可能(  )
A.沿海水质变好B.海平面上升速度变快
C.台风天气增多D.城市雨岛效应增强
8.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小题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小题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
9.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下左图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下右图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D.耕地充足
【小题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小题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少B.台风登陆减少
C.防灾意识增强D.堤防趋于完备
10.
2016年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方案》,提出做好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境,下图为南京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A.资源丰富B.土地成本低C.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小题2】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
A.市场开拓B.产业调整C.交通建设D.环境保护
【小题3】据图判断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
11.
下图是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地区低地农田两年轮种,台地主要种植橄榄,牧民夏季上山放牧高蛋白丰富的山羊和绵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变化B.土壤类型C.光照强度D.水分变化
【小题2】在该地区山地,以放牧蛋白质丰富、脂肪少的山羊、绵羊为主,其理由是(    )
A.山地地势太低,水草不丰富B.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强
C.山区较寒冷,羊御寒能力强D.山区地势陡峭,羊攀移能力强
12.
在台湾学界,把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斑蝶北返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区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C.高山峡谷地区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小题2】紫斑蝶选择在山谷越冬,主要是因为该地
A.背风温暖B.人烟稀少C.降水丰富D.花蜜充足
【小题3】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是
A.1月下旬B.9月中旬C.3月中旬D.5月下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