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2)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2)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2.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海面上的轮船上的乘客
A.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B.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C.只感觉到左右晃动
D.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后感觉到上下颠簸
⑵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B.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⑶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⑷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
⑸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海面上的轮船上的乘客
A.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B.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C.只感觉到左右晃动
D.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后感觉到上下颠簸
⑵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B.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⑶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⑷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
⑸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2.单选题- (共4题)
3.
海洋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据此回答27-28题。
【小题1】下列现象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有
【小题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上,是因为
【小题1】下列现象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有
A.埃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 |
B.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最终进入海洋 |
A.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
B.这里海水运动规模和强度不大 |
C.入海河流可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
D.沿海工厂排入的污水中富含氮、磷,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 |
4.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7~11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小题2】(小题2)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小题4】(小题4)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小题5】(小题5)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
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 |
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
A.市场、热量 | B.交通、热量 |
C.市场、水分 | D.交通、水分 |
A.西高东低 | B.北高南低 |
C.四周高,中间低 | D.中间高,四周低 |
A.消费市场 | B.原料产地 |
C.科学技术 | D.能源基地 |
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 |
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 |
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 |
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
5.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规律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
6.
“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回答29~30题。
【小题1】【小题2】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小题3】【小题4】【小题5】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小题1】【小题2】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A.流水侵蚀作用 | B.流水搬运作用 | C.流水溶蚀作用 | D.流水沉积作用 |
A.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
D.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
3.选择题- (共3题)
8.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