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52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3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成为我国冬季寒冷中心的原因。
(2)指出图中阴影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其发展的气候条件。
(3)简述哈大高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概述三江平原沼泽的主要功能。
2.
【旅游地理】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 状况和 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
阅读日本河流的资料,回答问题。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2.单选题(共11题)

4.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5.
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6.
某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2℃以上,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该地气候为(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7.
图示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
A.旱地减少最多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
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
【小题2】读图推测(  )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
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
9.
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大豆、冬小麦B.四川盆地——小米、油菜
C.青藏地区——青稞、豌豆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甜菜
10.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小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11.
如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武汉
B.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C.①包头 ②香港 ③广州 ④北京
D.①鞍山 ②上海 ③广州 ④香港
【小题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 )
A.靠近原料地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D.水源充足
【小题3】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12.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
【小题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灌溉农业的发展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
13.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    )富余的水资源,调送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
14.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
C.6~8月D.5~8月
【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D.南涝北旱

3.选择题(共1题)

15.
下列区域中,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的是( )
A.河南走廊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