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成为我国冬季寒冷中心的原因。
(2)指出图中阴影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其发展的气候条件。
(3)简述哈大高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概述三江平原沼泽的主要功能。

(1)说明甲地成为我国冬季寒冷中心的原因。
(2)指出图中阴影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其发展的气候条件。
(3)简述哈大高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概述三江平原沼泽的主要功能。
2.
【旅游地理】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 状况和 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 状况和 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
阅读日本河流的资料,回答问题。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2.单选题- (共11题)
7.
图示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小题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小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
【小题2】读图推测( )

【小题1】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
A.旱地减少最多 | 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 |
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 | 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 |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 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 |
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 | 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 |
10.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11.
如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
【小题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3】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武汉 |
B.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
C.①包头 ②香港 ③广州 ④北京 |
D.①鞍山 ②上海 ③广州 ④香港 |
A.靠近原料地 | B.靠近燃料地 |
C.靠近消费市场 | D.水源充足 |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
12.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1】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 | D.气候变暖 |
A.长期以来的灌溉农业的发展 | 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 D.干旱和大风现象 |
14.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北皆涝 | D.南涝北旱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