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9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

1.综合题(共4题)

1.
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近50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域面积均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少的人为原因。
(3)自然地理条件对武汉和重庆两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属于两城市相同区位因素的是     (双项选择)
A.都位于河谷地带B.都位于平原地带
C.都位于长江与其支流交汇处D.都位于亚热帶季风气候区
2.
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带中,①为 带,②为 带,③为 带。该农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2)该国多项农业产值居世界前列,请说明该国农业生产自然区位条件。
(3)图中③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3 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五号”火箭又称“大火箭”,其直径5米,长度接近57米,竖起有20层楼高,而传统火箭受陆路运输、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直径限制在3.5米以内。
“大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共采用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其使用零部件多达十几万个,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 倍以上。
“大火箭”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进行研发、生产。2016年8月26日,两艘远望号专用火箭运输船从天津港起航,将装有长五火箭有关设备的40件超大集装箱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

(1)分析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的原因。
(2)分析“大火箭”的运输采用海运的原因,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出此次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简述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 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2) 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2.单选题(共9题)

5.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仅从空气质量的角度,该地室外相对适宜的锻炼身体时段是
A.18时-次日7时B.9时-17时
C.17时-次日9时D.19时-次日6时
【小题3】【小题4】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6.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A.1月初B.6月中旬C.6月底D.8月中旬
【小题2】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B.东北C.闽南D.江南
7.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处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B.秘鲁渔场
C.北海道漁场D.纽芬兰渔场
【小题2】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 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小题3】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 C919 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读“C919飞机部分零部件厂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各零部件与飞机总装厂之间地域城联系方式主要是(   )
A.生产协作联系B.区际贸易联系C.科技信息联系D.产品物流联系
【小题2】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不同地区,这有利于(   )
A.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B.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C.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D.扩大飞机的市场范围
9.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小题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0.
某同学在旅行途中,通过搜索了解到所在区域(下表中P区城) 气候特征,并将其与华北平原气候特征进行对比制成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是
A.成都平原B.渭河平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A.水资源缺乏B.光照不足
C.早涝频繁D.热量不足
【小题3】该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B.苹果
C.荔枝D.柑橘
11.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第一次转移(19世纪70年代)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小题3】【小题4】进人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得益于
A.重视科技投入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原料、燃料丰富D.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12.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中国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高 ②劳动力数量多  ③科技实力强   ④交通运输便捷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小题2】与鲁尔工业区相比,目前沪宁杭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
A.劳动力紧缺B.环境质量好
C.能源短缺D.水资源缺乏
13.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小题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小题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3.选择题(共2题)

14.

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


15.

下列各组生物中,种间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