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 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三 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四 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我国冬季的 (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 (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 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 (填
“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 (填字母)天气系统有
关。
(3)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在中国珠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造成极大危害,为2017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天鸽”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材料三图中的 (填数字)。
(4)材料四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
材料一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 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三 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四 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我国冬季的 (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 (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 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 (填
“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 (填字母)天气系统有
关。
(3)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在中国珠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造成极大危害,为2017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 (填字母)。“天鸽”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材料三图中的 (填数字)。
(4)材料四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 ,表示大风的是 。
2.
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中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 季。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 ;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洋流g和h的交汇处附近的岛弧是 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 的结果。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 ,B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4)从H→I→F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主要以_____为基础的 地带性规律。

(1)根据图中所示洋流判断北半球季节为 季。
(2)图中j洋流的名称是 ;i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洋流g和h的交汇处附近的岛弧是 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 的结果。
(3)图中A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是 ,B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4)从H→I→F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主要以_____为基础的 地带性规律。
3.
外海中学高一级同学,利用暑假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和拍摄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楚楚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
(2)希希同学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希希同学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轩轩同学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他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图中地貌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睿睿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 图。
(5)欣欣同学拍到F景观,其作用过程是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

(6)聪聪同学查找了F图当地的地质构造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岩石中,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要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1)楚楚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图。
(2)希希同学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希希同学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轩轩同学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他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图中地貌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睿睿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 图。
(5)欣欣同学拍到F景观,其作用过程是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 。

(6)聪聪同学查找了F图当地的地质构造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岩石中,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要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2.单选题- (共28题)
4.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则( )
【小题2】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丙处为陆地,丁处为海洋,那么( )
【小题3】如果该图表示局部地区大气热力环流,则( )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则( )
A.洋流①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主要是在西风影响下形成的 |
C.洋流③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寒流 |
A.环节①为蒸发蒸腾 | B.环节②为径流 |
C.环节③为水汽输送 | D.环节④为降水 |
A.甲、乙两处气压相等 | B.乙处气压高于丙处 |
C.丙处昼夜温差较大 | D.丁处为晴朗天气 |
5.
广东沿海地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某些时段,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人们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形成原因是( )
A.暖湿气流侵入 | B.寒潮过境 |
C.台风即将来临 | D.冷空气南下 |
7.
下图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雨区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甲与乙 | B.乙与丙 | C.丙与丁 | D.丁与甲 |
A.甲与乙 | B.乙与丙 | C.丙与丁 | D.丁与甲 |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甲图中AB段河流
【小题3】【小题4】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2】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东流向西 |
C.水位A处低于B处 | D.不能确定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
15.
我国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其汛期出现的季节不同。一般规律是
A.以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 |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秋季 |
D.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冬季 |
16.
如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小题2】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
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 |
C.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
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
A.降温增湿 | B.降温减湿 |
C.增温减湿 | D.增温增湿 |
20.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小题2】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3】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小题1】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喀斯特溶洞 | B.冲积扇 |
C.新月形沙丘 | D.火山口 |
A.流水堆积作用 | B.风力堆积作用 |
C.风化作用 | D.冰川堆积作用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21.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③②④① | D.①④③② |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有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
C.岩层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
2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

【小题1】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沉 | B.地壳断裂抬升 | C.流水侵蚀作用 | D.流水堆积作用 |
A.煤层 | B.生物化石 | C.银矿 | D.铜矿 |
25.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题。

【小题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小题2】塑造图中④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小题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黄土桥 | B.海蚀桥 |
C.喀斯特溶蚀桥 | D.风蚀桥 |
A.流水 | B.风力 |
C.冰川 | D.海浪 |
27.
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地均位于我国。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地所在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
【小题2】丙山地可能位于( )

【小题1】图中山地所在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A.秦岭![]() |
B.南岭 |
C.大兴安岭![]() |
D.天山 |
28.
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工业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空气和水的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镉进入大米的途径和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 )
A.水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 B.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
C.岩石圈物质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 D.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
3.多选题- (共8题)
37.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 |
B.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必有一个板块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
C.海岭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
D.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
38.
下图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模式对比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涵养水源,修复城市水环境 | B.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C.提高管渠、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 | D.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8道)
多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