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甲为“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乙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1月和7月气温降水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乙中的a、b、d点代表的气候类型填入甲图中相应的位置。
(2)a气候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地的冬季风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图乙中的a、b、d点代表的气候类型填入甲图中相应的位置。
(2)a气候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地的冬季风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 计算方法是____.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___________下降开始的.
(3)图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的是,按经济发展水平,目前_______________(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图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该阶段与大力开展___________工作密切相关.
(5)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面临的的人口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 计算方法是____.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___________下降开始的.
(3)图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的是,按经济发展水平,目前_______________(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图中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该阶段与大力开展___________工作密切相关.
(5)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面临的的人口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示意图(2012年)。

材料二 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下图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三 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

(1)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城市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3)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三图片信息概况,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
材料一: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示意图(2012年)。

材料二 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下图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三 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

(1)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城市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3)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三图片信息概况,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4.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水型水龙头大多是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的。下图为某种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小题2】下列生活方式中与该图体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小题1】该图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 | B.海水淡化 | C.净化 | D.节流 |
A.用淘米水来洗菜 | B.用洗菜水来浇花 |
C.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 D.使用节水马桶 |
5.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从草原到荒漠演化过程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幅漫画所演化的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小题2】引起漫画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这幅漫画所演化的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稳定性 | D.复杂性 |
A.大气环流 | B.地表形态变化 | C.海陆变迁 | D.人类活动 |
6.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小题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差逐渐变小 | B.纬度越来越高 |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
C.非地带性 | D.垂直地带性 |
7.
如图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照片,它酷似“哭泣的人脸”。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照片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针对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
④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小题1】该照片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海洋环境污染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C.臭氧层破坏 | D.全球气候变暖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
④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8.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该村( )
【小题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小题1】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
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
C.医疗卫生水平高 |
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9.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小题2】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使我国人口红利期在一定阶段内适度延长
①“单独”二胎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小题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A.16.6%,20% | B.11.4%,31.4% |
C.12.7%,22.2% | D.25.3%,19.9% |
①“单独”二胎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0.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小题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①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②人口数量少③自然灾害少
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⑤区域面积较大

【小题1】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A.新疆 | B.西藏 | C.山西 | D.河南 |
①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②人口数量少③自然灾害少
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⑤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⑤ | D.①②④⑤ |
11.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顺序是
【小题2】读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顺序是
A.L-Q-N-P-M | B.M-P-N-Q-L |
C.L-Q-M-P-N | D.M-P-N-L-Q |
A.M点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B.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C.P时期劳动力不足 |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
12.
读某城市空间分布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代表工业区及其合理解释的是
【小题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小题1】上图代表工业区及其合理解释的是
A.①、占地面积大 | B.②、位于市中心地带 |
C.③、位于河流上游、交通便利、主导风向下风向 | D.③、位于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交通便利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 D.山水名邸,上风上水 |
13.
下面图甲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图乙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小题1】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内有大片“城中村 ”,聚集众多外来常住人口 |
B.区内逐渐形成多所高等院校聚集的“大学城” |
C.区内有大量的中高级住宅区 |
D.区内有大量因城市改造、拆迁政府修建的集中安置房、廉租房 |
A.加强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卫生、治安的管理 |
B.完善通信、道路、绿地等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
C.完善“天网” 工程,加强治安巡逻和外来人员的盘查 |
D.多修建商场、菜市场、体育文化设施,方便群众生活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