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49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澳大利亚区域图和两地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汤斯维尔的年降水量比阿德莱德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
(2)汤斯维尔是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以北最大居民点,也是著名港口,请分析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
(3)图中甲地区河流为时令河,有季节性断水,分析其断水的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下图),南美洲第一大湖,平均水深达20多米,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湖区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除此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  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澈,以便大吨位的 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比较马拉开波湖南、北部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我国石化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3)近半个世纪来,马拉开波湖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简析原因。
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携手中遗成功,迈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列。图10甲为峨眉山各月多年平均旅游人数统计图,乙为峨眉山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图。


说明峨眉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夏季成为旅游旺季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4.
下图为某城市多年平均的全年日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是(  )
A.4 时到 6 时B.7 时到 9 时C.12 时到 14 时D.17 时到 19 时
【小题2】该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
A.1 月B.5 月C.7 月D.10 月
【小题3】该地区可能位于(  )
A.东非高原B.亚马孙平原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5.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B.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小题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A.甲、乙两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C.甲、乙两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乙两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6.
读太平洋沿岸某国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自然角度考虑,下列月份中图示区域时令河径流量最大的是
A.7月B.10月C.4月D.1月
【小题2】推测图示区域内大量出产的天然有机肥料是
A.植物绿肥B.鸟粪C.牛粪D.火山灰
【小题3】该国铜矿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B.多高山,冰川侵蚀作用强
C.气候干旱,风力沉积作用强D.落差大,流水侵蚀主要强
7.
冰塔林(如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能够看到冰塔林景观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南极大陆
C.喜马拉雅山脉D.格陵兰岛
【小题2】冰塔林对于登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其原因是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B.结构脆弱,易崩塌
C.表面有融水,易滑落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小题3】为了监测冰塔林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RSB.GPS、GISC.RS、GISD.RS、GPRS
8.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 315 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 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规避风沙危害
B.降低道路坡度
C.增加通行能力
D.促进矿产开发
【小题2】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小题3】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9.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
A.50年B.57年C.62年D.67年
【小题2】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小题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1.
大豆喜暖热,多雨。读甲、乙、丙三个国家“大豆耕作时间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
A.美国、巴西、阿根廷B.澳大利亚、巴西、中国
C.印度、秘鲁、新加坡D.南非、俄罗斯、乌克兰
【小题2】影响三国大豆生产周期中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土壤C.地形D.降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