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457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2

1.综合题(共4题)

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风带的风向是_____,全年受甲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_____。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性。A地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特征是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4)E地的气候类型_____,⑧地的自然带是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为基础的。
2.
读下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 四点分别表示中国、 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 国家?
A B C D  。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线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材料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发表墨西哥移民是“贩毒分子”“强奸犯”的争议性言论,声称要在美墨边境修一堵隔离墙,阻挡来自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把工作机会重新还给美国人民,而且还要让墨西哥人为修墙买单。2017年1月26日,修墙计划正式启动。
(1)人口净迁出指迁出人口减去迁入人口;人口净迁入指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六大洲中,哪些大洲是国际劳动人口的净迁出地?哪些大洲是净迁入地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吸引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及生活常识,分析人口迁移数量过多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
4.
读下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应为______区。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是____________区,该功能区分布在B区,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又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分区是____________区。
(5)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________业的影响最大。

2.单选题(共10题)

5.
属于断块山的是
A.阿尔卑斯山B.富士山
C.喜马拉雅山D.华山
6.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秒。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平方米,流速为300米/秒。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A.3000立方米/秒B.5000立方米/秒
C.1500立方米/秒D.15000立方米/秒
【小题3】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B.
C.D.
7.
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从我国的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8.
台湾地区的铁路呈半环状,分布于沿海地区,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如右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台湾地区铁路选线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B.河流C.地形D.矿产
【小题2】在山区,人们通常优先建设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这是因为铁路
A.建设难度小B.成本低
C.最大限制坡度小D.工程量小
【小题3】对台湾地区铁路选线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科技实力
C.政策支持D.人口分布
【小题4】在以下地形单元区中,修建同样直线长度和技术标准的铁路,铁路线路的弯曲程度和
总长度最大的是
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9.
下图表示四种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种地表形态中,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如果某聚落所在的区域广泛分布着上述四种地形,则制约该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地形C.热量D.水源
10.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下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小题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11.
下表示意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小题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收入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社会地位D.更优的自然环境
12.
   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 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小题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3.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
【小题2】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欧洲B.非洲C.东南亚D.拉丁美洲
14.
下图为“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由A通向B,C,D,E的线路为干线公路,连通B,C,D,E的环形公路是城乡外围公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各点按其地租排序,正确的是(  )
A.A>C>GB.E>F>G
C.A>M>DD.M>N>G
【小题2】该城市中心附近个别住宅房价较低,可能的原因是(  )
A.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B.市中心交通便利,住宅区居民停车方便
C.市中心租金较高,住宅的付租能力最高
D.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干线公路,交通不便

3.选择题(共4题)

15.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均衡的营养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饮食习惯中,错误的是(  )

16.

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B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过灼热的CuO

C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

17.选择你听到的单词(  )
18.选择你听到的单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