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分析萨赫勒地区严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 200 至 600 毫米(见下图)。
20 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
(1)据图文材料描述萨赫勒地区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萨赫勒地区严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2.单选题- (共11题)
5.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小题2】相对于③和④工业基地,①工业基地的最大优势是

【小题1】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水资源充足 | B.水运便利 |
C.科技发达 | D.矿产丰富 |
6.
读我国四个山脉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的是
【小题2】丁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特征是

【小题1】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黑土广布 | B.千沟万壑 |
C.水系众多 | D.冰川雪原 |
8.
读我国两地基本资料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②地气候类型属于

【小题1】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 | C.洋流 | D.海陆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9.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热带雨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热带雨林分布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小题2】乙地热带雨林开发程度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①丛林阻隔
②湿热环境影响
③开发较晚
④人口稀少

【小题1】图中热带雨林分布属于非地带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丛林阻隔
②湿热环境影响
③开发较晚
④人口稀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0.
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公路(见下图)全线通车,它使新疆至北京公路里程缩短1000多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京新高速公路运营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小题2】京新高速公路对新疆的主要影响是

【小题1】京新高速公路运营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A.河湖众多 | B.气候湿热 |
C.风沙频繁 | D.冻土广布 |
A.增加西气东输的输气量 | B.增加新疆出海通道 |
C.有利于自驾游出行 | D.提高哈密城市等级 |
11.

【小题1】田纳西河“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是
【小题2】地形对田纳西河的影响主要是
【小题3】田纳西河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田纳西河流域(见下图)的开发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此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田纳西河“洪水为患”较多的时段是
A.初冬 | B.初春 | C.初夏 | D.初秋 |
A.便于陆路交通 | B.容易产生凌汛 |
C.水能资源丰富 | D.夏季地形雨多 |
A.棉花种植对土壤肥力消耗大 | B.大量植被破坏 |
C.炼铜业排放高浓度 SO2 | D.灌溉用水增多 |
12.

【小题1】能够精确测量基拉韦厄火山区地壳移动距离的是
【小题2】可以监测火山灰覆盖区域的是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位置见下图)自 2018年5月3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够精确测量基拉韦厄火山区地壳移动距离的是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13.
【小题2】图示农业区划
【小题3】四个区域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A.降水多少 | B.气温高低 | C.地形地势 | D.水源多少 |
A.区域边界明确 | B.区域内部性质均一 |
C.区域内部特征差异明显 | D.不可进一步划分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14.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见下图)。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体现的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小题2】巴西热带雨林破坏的根源是
【小题3】雨林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主要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体现的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A.维护生物多样性 | B.促进全球水循环 |
C.平衡大气中氧的含量 | D.减轻水土流失 |
A.人口增长和贫困 | B.过度的迁移农业 |
C.商业性伐木 | D.开辟大型农牧场 |
A.雨林生长旺盛 | B.土壤中养分易被淋洗 |
C.岩石风化作用弱 | D.有机质分解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