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三月,凛冽的寒风被拂面而来的暖意代替,风雪载途的冬天被暖意融融的春天代替,迁徙往南方的候鸟又一次北飞,在冬天里销声匿迹的小动物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一切都让人尽情想象:再过几天,就是繁花似锦了吧。
A. lǐng zǎi mì bó
B. lǐn zài nì bó
C. lǐng zǎi mì jǐn
D. lǐn zài nì jǐn
A. 面对我方锐不可当的进攻,敌方士兵已经开始张慌失措。
B. 他用上了悬梁刺股、囊莹映雪的学习劲头,才有了现在面对一切状况的胸有成竹。
C. 家乡的土地润如油膏,家乡的风景分外妖娆,每每回家乡,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D. 他之前对此事妄下断语,现在再解释自己的观点就显得语无论次了。
A. 专家一致认为在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沙滩整治,在划定范围内设立海水浴场是可行的。
B. 作为青岛港即墨港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这三方机构将结合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优势资源,深入推进青岛港即墨港区战略合作。
C. 随着“智慧医疗”走进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D. 自各区市的近300位爱心志愿者共植树近300棵左右,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青岛、保护生存环境贡献力量。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和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的情境,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景象。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中的景物既为后面诗句中的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C.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召自己回朝,表达了苏轼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的心理。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错位之思
凸 凹
①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她自己都笑,自嘲道:“这是人手吗?”
②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酷暑当前,买来的T恤都黏在身上,让人心烦,她笑笑,拿过一块家常白布,转眼之间就给我裁剪出一袭褡裢,穿上之后,在大堤上散步,既爽身又典雅,有老北京人的气派,很文化。
③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乡下人管这种身姿叫“风摆柳”,能让男人产生联想。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
④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⑤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
⑥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塑料袋、包装盒、易拉罐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
⑦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
⑧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就如母亲的手,美丽时笨,丑陋时巧;也如她的身姿,袅娜时应该花前月下,却负重,滞重时应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
⑨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母亲在拾荒中的乐此不疲,或许就有了此中意味——虽然她浑然不知,但我知。
【小题1】请概括母亲的“错位”生活状态。【小题2】选择合适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小题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题4】文章以“错位之思”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春分竖鸡蛋”的历史变奏
①如今每年春分时,总是被来自全世界的春分竖鸡蛋的新闻报道刷屏。很多报道说,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鸡蛋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竖起来。
②其实这个解释根本不靠谱。
③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流行全世界的不靠谱游戏,竟然是从中国出口的。根据美国天文科普作家菲尔·普莱特的调查,他发现这个游戏源自1945年驻重庆的美国记者在《生活》杂志中对中国习俗的报道,只不过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是在立春而不是春分。这也可以从1946年1月开明少年杂志的一篇文章里获得证实,因为杨先生在1945年立春这一天,邀请了七八位美国记者和军官表演了竖鸡蛋的游戏,一次竖起了一排30只鸡蛋。中国人对立春竖鸡蛋的解释是立春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春气萌动。不过有意思的是,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可是美国国家习惯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第一天,所以立春竖鸡蛋就悄悄地演变成春分竖鸡蛋了,对它的解释也从中国古老的阳气上升,变成了看似很科学的引力平衡——因为春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昼夜相等嘛。
④可这个解释同样不靠谱。
⑤竖鸡蛋,当然也要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来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特别容易。菲尔·普莱特本人曾经在各种时间不同场合表演竖鸡蛋,用实际行动来破除只有春分才能竖鸡蛋的谣言。他竖鸡蛋的经验是要放松,心平气和,手要稳,寻找鸡蛋的平衡位置。因为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菲尔·普莱特还曾经收到过“粉丝”提供的一个更加令人惊奇的实验成果——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
⑥那么,“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的平衡”的说法错在哪里呢?
⑦从天文上说春分是太阳光一年两次,正好直射赤道的日子之一(另一次是秋分),但这真不关引力平衡什么事儿。虽然南北半球受到等量的日照,可太阳总是在远处,太阳对地球和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引力总是存在的,没有什么可以“平衡”的。
⑧当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比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我们脚下的地球相比,太阳质量虽然很大,但由于距离也很远,太阳的引力要比地球引力小得多——而且我们还根本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的失重状态,空间站和宇航员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它们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就是由地球引力充当的。所以我们看到宇航员可以自由地飘来飘去,仿佛没有任何“重量”。同样,我们也随着地球一起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这是太阳引力充当了轨道运行的向心力,所以不管太阳引力的大小是多少,像宇航员体验不到地球引力一样,我们和鸡蛋都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我们和鸡蛋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只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⑨嗯,春天来了,去竖个鸡蛋吧,同时别忘了谢谢牛顿,毕竟是他发现了引力。
【小题1】对于立春(或春分)可以竖起鸡蛋的原因的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且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
B. 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鸡蛋也有往上的力量,所以可以竖起来。
C. 我们和鸡蛋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因为地球引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就可以竖起鸡蛋。
D. 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
【小题2】⑧段举了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失重的例子,对其作用的说法最全面的一项是()
A. 用宇航员和太阳的引力来类比鸡蛋和地球的引力,说明正是有了引力平衡,鸡蛋才可以竖起来。
B. 为了说明正是有看太阳引力和地球引力的平衡,鸡蛋才可以立起来。
C. 说明太阳的引力对于宇航员非常重要,并且以此来说明正是因为有了太阳的引力,鸡蛋才可以竖起来。
D. 否定“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平衡”的说法,因为虽然太阳对我们有引力,但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变得微乎其微。
【小题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列举准确时间的用意。
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
3.名著阅读- (共1题)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小题1】选文出自______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A. 老舍 《骆驼祥子》 老车夫的遭遇让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B. 鲁迅 《朝花夕拾》 他给老车夫和小马儿买了包子
C. 老舍 《骆驼祥子》 他在等候曹先生的时候,开始想自己的希望
D. 鲁迅 《朝花夕拾》 他想通过有自己的车而改变命运
【小题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 文中的“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C. 文章最后,“他”因为虎妞的去世而万分痛苦、绝望,于是他彻底崩溃,也彻底堕落了。
D. 这部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课外阅读- (共1题)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上日:“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⑧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日:“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日:“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日:“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注释)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踬:跌倒。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闽所享之福。⑩慎:人名,指宋慎。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使视之江口 使:派
B. 上闻大怒 闻:听说
C. 故为蔬食 故:故意
D.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会:适逢,正赶上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B. 何以战 (《曹刿论战》)
C.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D.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A. 将以攻宋 (《公输》)
B. 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
C.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D.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小题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濂学士蒙受皇恩最为长久,因年老辞官回家后,每年到了万寿节来京城祝寿,但是皇上待他已经不如从前了。
B. 一天宋濂登台阶时跌倒了。皇上告诉他明年万寿节就不要来了。第二年万寿节,宋濂没有到,皇上要因此杀了宋濂。
C. 皇后仁慈,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
D. 皇帝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爱惜人才、尊老爱老、善于纳谏,又冲动易怒、残暴健忘。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②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
5.语言表达- (共2题)
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晓勇,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2013年他来到湖南长沙一小区当保安,目前是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
张晓勇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对清华大学生当保安一事,有人认为有点可惜,有人认为知识无用,有人认为应该尊重个人选择,你怎么看?(含标点不超60字。)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