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华北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图。

材料三 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2)指出受水城市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缺点。
巴基斯坦原首都为卡拉奇,1969年迁到北部城市伊斯兰堡。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区域开发,人口大量迁往北部,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1)分析图示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的原因。
(2)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线路,简述①线路的优点。
(3)简析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加大开发对M河段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黏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图Ⅰ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Ⅱ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2)说明湿地内鸟类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
(3)从产业综合发展的角度,列举适合该沼泽湿地发展的两个具体产业部门。
2.单选题- (共12题)

【小题1】叙利亚气候类型主要有两种,以图中虚线为界, A,B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节水农业技术先进 |
C.地形平坦开阔 | D.靠近地中海水源充足 |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
【小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
A.甲地附近 | B.乙地附近 | C.丙地附近 | D.丁地附近 |
A.方便进出 | B.减少蒸发 | C.通风换气 | D.逃生通道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小题1】当副高北移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 B.江淮地区可能有梅雨天气 |
C.华北地区遭受严重的寒潮危害 | D.南部沿海出现严重的旱灾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 B.锋面雨带仅控制青藏高原地区 |
C.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 D.几乎没有台风影响我国 |

【小题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万条垂下绿丝绦 | B.北风卷地白草折 | C.映日荷花别样红 | D.黄梅时节家家雨 |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下图为“在树的底部刷白色的石灰示意图”。
【小题1】此时段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持续的高温天气 | B.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 D.持续的强对流雨 |
A.增强吸收太阳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 B.增加城市色彩,美化城市环境 |
C.防虫保暖,防止害虫蛀食树皮 | D.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小题1】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甲、丁为暖流 | B.乙、丙为寒流 |
C.甲所在海域盛行东南风 | D.丁所在海域盛行南风 |
A.使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出现不冻港 | B.导致非洲沿海出现沙漠景观 |
C.与乙洋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 D.抑制了不同纬度海区的热量交换 |

【小题1】有关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索马里洋流在冬季风影响下形成寒流 |
B.图示索马里洋流最可能出现在7月 |
C.图中索马里洋流在夏季风影响下形成暖流 |
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相对1月少 |
①东北季风比较干燥,降水少 ②季节性寒流的降温减湿,加剧干燥
③该地夏季西南风来自陆地比较干燥,降水少 ④该地地势高,降水少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等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
【小题1】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A.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 B.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
C.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 | D.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④发现新的采冰区 ⑤水质污染加剧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小题1】“西三角”所示省区的简称是
A.川、渝、秦 | B.云、贵、川 |
C.川、贵、渝 | D.滇、川、陕 |
A.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
C.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 | D.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A.国家有组织的迁移 | B.“长三角”地区就业困难 |
C.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 | D.“西三角”地区环境优美 |

【小题1】有关该市迁入人口迁移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市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 B.该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
C.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 D.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 B.高科技产业为主要产业 |
C.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D.环境承载力迅速增大 |
【小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环境急剧恶化 |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
C.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A.农村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城市 | B.农业发展劳动力不足 |
C.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过大 | D.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