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1)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________,原因________。
(2)日本森林资源丰富,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3)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________沿岸及________沿岸,原因是________
(5)1999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1%,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为0.2%,由此判断日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_______.这种趋势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

(1)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________,原因________。
(2)日本森林资源丰富,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3)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________沿岸及________沿岸,原因是________
(5)1999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1%,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为0.2%,由此判断日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_______.这种趋势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德国风能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国西北部年均风力最大的原因。
(2)与陆地风力发电相比,分析海上风力发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材料一 德国国土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境内既没有高山大漠,也没有大面积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德国的风力资源即便是在欧洲也算不上丰富,但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1998年风机累计装机功率达282.9万千瓦,登上世界第一风电生产大国的宝座。在陆地风能利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德国人又将目光投向了风力资源丰富的大海,在陆地风力发电设备的基础上经多次改型设计研制出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德国的海上风电厂一般建在离海岸数十公里、水深几十米的水域。
材料二 下图示意德国地形分布

材料三 下图示意德国风能分布

(1)描述德国风能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国西北部年均风力最大的原因。
(2)与陆地风力发电相比,分析海上风力发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单选题- (共26题)
3.
科学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 “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 )
①气温较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①气温较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13.
地球表面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
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 B.岛礁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
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 D.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22.
下图是印度洋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 )
【小题2】沟通印度洋与大洋(二)的海峡是 ( )
【小题3】海是洋的一部分,下列海域不属于大洋(一)的是 ( )
【小题4】与大洋(一)及其周边海域相临的大洲共有 ( )

【小题1】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 )
A.大洲(一) | B.大洲(二) | C.大洲(三) | D.大洲(四) |
A.马六甲海峡 | B.英吉利海峡 | C.霍尔木兹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A.黑海 | B.地中海 | C.阿拉伯海 | D.加勒比海 |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
26.
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2】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 ( )

【小题1】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生产成本上升 | B.单产低 | C.技术水平低 | D.水资源短缺 |
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 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
C.气温高,蒸发多 | D.晴天多,降水少 |
27.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 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 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小题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小题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小题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 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 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小题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小题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