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 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 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小题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小题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27 01: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德国农业分布与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德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图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温和湿润
C.河网密集
D.土壤肥沃
【小题3】德国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养活124人。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效率高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量丰富的劳动力
B.优越的种植区位与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
C.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D.广阔的市场与发达的水运条件
同类题2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小题2】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同类题3
读某种农事活动安排示意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水利工程量大
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⑤商品率高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小题2】下列地区中,可按此表安排农事活动的是
①宁夏平原 ②三江平原 ③洞庭湖平原 ④太湖平原 ⑤雷州半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同类题4
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的区位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均匀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网完善
②气候炎热,降水分配均匀 ④水陆交通发达,运输网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5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2:我国某地区略图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使C地苹果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并说出原因。
(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如种植业、畜牧业)的区域差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