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专练卷:聚落、展与合作练习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8429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5/6

1.选择题(共10题)

1.
我国南方地区有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下列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河流B.森林C.矿产D.土壤
2.
下列对文化遗产的做法,正确的是
A.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
B.古代建筑物旅游价值高,要增加开放时间和次数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达的现代建筑,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D.有些文化古迹经济价值低,无需进行保护
3.
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4.
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水源充足D.地形崎岖
5.
聚落的形态是(  )
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C.牧区和林区D.乡村和城市
6.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地带,聚落密集
B.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C.在一些大河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D.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通敌,聚落少
7.
亚洲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即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它们形成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热带,热量丰富B.降水都很丰富C.海运都很发达D.地形都比较平坦
8.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f(x﹣3)的定义域为(   )
9.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f(x﹣3)的定义域为(   )
10.
下列名胜古迹没上《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天安门广场B.故宫C.天坛D.颐和园

2.解答题(共2题)

1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12.
读亚洲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甲地传统民居形成的原因.
(2)根据乙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丙地是世界最严重的缺水的地区之一,正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原因是什么?
(4)①河流是    ,该河流所流经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请分析这样分布有何利弊?
(5)②区域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销往哪些区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