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原因会对当地造成哪些影响?
(3)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 )
A、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 B、外来务工人员
C、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 D、野外工作人员
材料-: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上海浦东将在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下,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试点。
(1)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 (人口增长模式),其特征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原因会对当地造成哪些影响?
(3)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 )
A、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 B、外来务工人员
C、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 D、野外工作人员
2.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2)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区域,表示住宅区的是 区域。
(3)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1)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2)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区域,表示住宅区的是 区域。
(3)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______
(3)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
材料二: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______
(3)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5.
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
【小题2】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 )。

【小题1】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
A.水汽输送 | B.降水 |
C.下渗 | D.蒸发 |
A.泥石流 | B.风沙侵袭 |
C.狭管效应 | D.洪涝灾害 |
6.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小题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小题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森林公园 | B.中心商务区 |
C.大型住宅区 | D.产业园区 |
A.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
C.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 D.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
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跨海大桥修建使宁波的城市等级与上海相同
②南京因人口密度较大,与同等级城市相比,服务范围较大
③上海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
④该都市圈城市体系大致分为五个等级
【小题2】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都市圈的影响主要有( )
①增强城市间的通达性
②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
③减少城市化的费用,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④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

【小题1】有关“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跨海大桥修建使宁波的城市等级与上海相同
②南京因人口密度较大,与同等级城市相比,服务范围较大
③上海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
④该都市圈城市体系大致分为五个等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增强城市间的通达性
②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
③减少城市化的费用,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④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8.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了未来我国( )。
【小题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项政策可能导致( )。
“潜在支持比”指-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率。下图为“我国人口潜在支持比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了未来我国( )。
A.老龄人口比重下降 |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 D.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
A.人口死亡率上升 | B.人口容量增加 |
C.潜在支持比下降 | D.人口增长加快 |
9.
读“某城市2018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小题1】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 | B.97.3万 |
C.105.6万 | D.351万 |
A.土地资源 | B.劳动就业 |
C.市政 | D.商业服务 |
10.

【小题1】形成“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上海的外来务工者最可能来自( )。
【小题3】“春节空城”的出现凸显出这些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春节空城”是随着春节的到来,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回家过年导致某些城市人去城空的现象,是我国传统年节文化的特有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下图是360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传统年节文化影响力增大 | B.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C.城市分布不均衡 | D.人口分布不平衡 |
A.西藏 | B.北京 |
C.安徽 | D.广东 |
A.住房紧张 | B.传统节日文化遭到冲击 |
C.对外来务工者社会保障力度低 | D.环境质量下降 |
11.
【小题1】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在贵州难以成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东方市是海南省北运瓜菜基地之-,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运,2017年种植的品种有:圆椒、尖椒、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供应时间在2017年11月—2018年4月。
读下面讯息,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热量 | B.光照、热量 |
C.市场、交通 | D.光照、水分 |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 | 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无需利用大棚 |
C.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 D.外来蔬菜丰富,价格低廉 |
12.
读台湾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2】目前台湾西部人口数量(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c表示)三者的关系是

【小题1】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 |
B.地形 |
C.河湖 |
D.矿产 |
A.a<b<c | B.c<b<a |
C.a<c<b | D.b<a<c |
13.
读“表中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小题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墨累-达令盆地 | D.潘帕斯草原 |
14.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小题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C.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
15.
2016年底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下图为某城市-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
【小题2】城市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 )。

【小题1】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
A.工业区和居住区 | B.工业区和商业区 |
C.居住区和商业区 | D.商业区和仓储区 |
A.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C.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 | D.解决城市就业困难 |
16.
下图示意1980年至203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小题2】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直接造成( )。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
B.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
C.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D.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人才外流严重 |
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D.人口总数减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