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40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4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7年4月24日,一篇《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刷屏微博。太平洋生蚝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生长周期仅半年左右,产量大。这种生蚝自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出现在丹麦海岸,经过数十年的“愉快”生长,才形成现在如此巨大的规模。丹麦人口不到600万,虽有吃生蚝的传统,但常吃的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生蚝,对通过吃来消灭生蚝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下图为太平洋生蚝遍布丹麦海岸景观图。

简述太平洋生蚝在丹麦海岸大规模泛滥的原因与带来的危害。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热带草原气候)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材料二: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办公室的邀请和委托,在当地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2018年5月实验种植获得成功。

材料三:近年来死海面积急剧萎缩,面临“死海将死”的局面,人们计划修建“红海—死海运河”,引红海水入死海。下面左图为西亚北非部分区域示意图,中图为计划修建的“红海—死海运河”示意图。

材料四: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下面右图为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分布图。


(1)玫瑰湖呈粉色时所处的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2)指出迪拜开展耐旱海水稻实验种植的优势条件。
(3)说明“红海—死海运河”修建后对死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4)指出埃塞俄比亚人口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主要气候原因。
3.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读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2)乙地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川藏南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骑行者心中的朝圣路,骑行过该线路的驴友们都发出“心灵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感叹。资深驴友们多认为每年的5月~6月或9月~10月是川藏南线的最佳骑行时间,下图是某驴友绘制的川藏南线沿线海拔简要剖面图。


推断每年5月~6月或9月~10月成为川藏南线最佳骑行时间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5.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冬季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B.高温多雨C.寒冷干燥D.温和少雨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上海B.北京C.旧金山D.开普敦
6.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小题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7.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
【小题2】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①节水、节肥
②减少投入
③减少病虫害
④提高产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A.极地寒冷地区B.人口密集的岛屿
C.青藏高寒地区D.人烟稀少的沙漠
8.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低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①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总氮含量高值区集中在离河口远的近海滩涂地区
③总磷含量整体上由陆向海递增   
④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2018年春节期间,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福’字”。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个省级行政区中
A. ①位于我国西南,四季如春 B. ②位于亚热带,光照充足
C. ③位于低纬,水果之乡    D. ④位于沿海,水运便利
【小题2】四个省级行政区共同的自然灾害有
A. 滑坡、泥石流 B. 火山、地震    C. 台风、风暴潮 D. 伏旱、火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