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读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关中平原的村落密度和村落主要分布形态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2)陕南山地的村落密度和村落主要分布形态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3)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二地聚落差异的主要形成原因。
下图为“陕西三大地区示意图”,三大地区村落密度分别为:a.0.2 b.0.53 c.0.80(个/km 2 );村落主要分布形态:d、团状 e、集聚与散居并存 f、散居占很大比例。

(1)关中平原的村落密度和村落主要分布形态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2)陕南山地的村落密度和村落主要分布形态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填字母)。
(3)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二地聚落差异的主要形成原因。
2.
读“世界人口年龄系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_______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存在着________差异。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___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世纪是________,20世纪以后将面临_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压力。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_______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存在着________差异。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___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0世纪是________,20世纪以后将面临_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压力。
3.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最低的是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最少的是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总数统计图。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最低的是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最少的是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4.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丁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丁 。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5.
该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1) 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3题)
9.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小题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小题3】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小题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 B.老龄化趋势显著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
A.中国 | B.日本 | C.印度 | D.泰国 |
10.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
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
11.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这说明日本的人口容量较大,以下是其原因的是( )
①自然资源缺乏
②科技发达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消费水平高
①自然资源缺乏
②科技发达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消费水平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3.
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小于零 |
B.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 |
C.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为负数 |
D.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与其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无关 |
14.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成为特大城市,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
16.
下列有关城市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太阳辐射增强
④地表径流增大
⑤平均风速增大
⑥下渗的水量减少
⑦平均温度升高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太阳辐射增强
④地表径流增大
⑤平均风速增大
⑥下渗的水量减少
⑦平均温度升高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④⑦ | C.②③⑤⑥ | D.①④⑥⑦ |
18.
下列有关城市布局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布局形式在城市规划中不是重大问题 |
B.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就应采用分散疏松式 |
C.集中紧凑式布局可以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
D.分散疏松式布局是城市布局的发展方向 |
20.
读“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 |
B.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 |
C.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
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21.
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哪两个特点
①不断向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移动
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①不断向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移动
②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③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移动
④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25.
图中的1~4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文化设施,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住宅区各项设施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住宅区各项设施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A.1-幼儿园,2-中学,3-小学,4-医院 |
B.1-幼儿园,2-小学,3-中学,4-医院 |
C.1-幼儿园,2-小学,3-医院,4-中学 |
D.1-医院,2-幼儿园,3-小学,4-中学 |
26.
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放下猎枪,走出森林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由狩猎向农耕业转变的过程中,将会形成
A.易迁徙的临时聚居点 | B.稳定的小村落 |
C.新兴的小城镇 | D.大型的集聚村 |
27.
四千多年前,乌尔古城(遗址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3百千米处)的建立,是
①出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较稳定的历史时期
②出现在人类社会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之后的历史时期
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④幼发拉底河为城市提供水源
①出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较稳定的历史时期
②出现在人类社会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之后的历史时期
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④幼发拉底河为城市提供水源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