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教育。图甲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乙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甲中,孔子学院(堂)主要分布在A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乙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1)图甲中,孔子学院(堂)主要分布在A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乙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2)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2)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3.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不少于三项)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不少于三项)
4.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和暴雨袭击,下图甲为在珠江口沿岸登陆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示意图”,图丙为“该省防洪标准示意图”,读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甲,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3)读图乙和图丙,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1)读图甲,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3)读图乙和图丙,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5.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小题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
D.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
6.
结合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①地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小题2】②地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
【小题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影响①地年平均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C.沙漠 | D.纬度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盛行西风带影响 |
C.沿岸暖流经过 | D.多地形雨 |
A.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
B.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炎热多雨 |
C.矿产资源较贫乏 |
D.经济较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7.
下图为某国两大经济地域的基本资源指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
【小题2】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

【小题1】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
A.淡水资源丰富 | B.人口少 |
C.科技力量强 | D.面积大 |
A.美国 | B.俄罗斯 |
C.印度 | D.澳大利亚 |
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13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B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小题2】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 )

【小题1】2013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B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顺风顺水 | B.飓风活动频繁 |
C.正值雨季 | D.新茶上市 |
A.钢铁工业城市 | B.电子工业中心 |
C.毛纺工业中心 | D.棉纺工业中心 |
9.
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的北极地区土地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
【小题1】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小题2】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
表(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
国家 | 加拿大 | 美国 | 俄罗斯 | 丹麦 |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 43.74 | 6.1 | 51.67 | 98.05 |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 1.94 | 1.94 | 5.01 | 1.94 |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 2.1 | 0.3 | 12.6 | 1.3 |
【小题1】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A.加拿大 | B.丹麦 | C.美国 | D.俄罗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陆地面积扩大 |
C.人口快速增加 | D.地理位置重要 |
11.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2】甲地气候要素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差异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 )

【小题1】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
B.冰川侵蚀 |
C.海浪侵蚀 |
D.地壳下陷 |
A.气压带的影响 |
B.夏季风的影响 |
C.地形的影响 |
D.洋流的影响 |
14.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世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
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小题2】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小题3】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
是( )
【小题1】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
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海啸 | B.寒潮 |
C.台风 | D.洪涝 |
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 B.修补渔船和渔网 |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
【小题2】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
【小题3】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京市( )
【小题4】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奋力挤出剧院,不畏践踏快速跑到室外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小题1】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A.群发性 | B.随机性 |
C.突发性 | D.链发性 |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奋力挤出剧院,不畏践踏快速跑到室外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7.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徙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徙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④⑥ |
18.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小题2】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小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水灾 | B.台风 C沙尘暴 | C.泥石流 |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黄河中下游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