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 (共3题)
2.
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小题1】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季风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B.全国气温普遍较低 |
C.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 |
D.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气温 |
3.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下图为1961—2010年我国降水强度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台湾资料暂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强度相对稳定的地区是
【小题2】对我国东南部降水强度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小题3】降水强度年际变化显著上升的地区

【小题1】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强度相对稳定的地区是
A.江淮地区 | B.四川盆地 | C.塔里木盆地 | D.东北平原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B.纬度位置 |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 | D.地形 |
A.年降水量显著增加 | B.对水利设施的要求增强 |
C.河川径流增大 | D.出现干旱的几率下降 |
4.
下图为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图中各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当甲地区小麦收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地区因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最显著 |
B.乙地区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差异最显著 |
C.丙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最为显著 |
D.丁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 |
A.季风雨带的推移 | B.光照条件的差异 | C.热量条件的差异 | D.土壤肥力的高低 |
A.甲地部分地区因地势低洼,光照不足,推迟收割 |
B.乙地应做好麦田排涝,加强田间管理 |
C.丙地农民抓紧采摘,防止烂棉 |
D.丁地应注意抗旱,并防止低温冻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