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为澳大利亚1月份某日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盛行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
(2) 比较说明①、②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①地降水的成因。
(3) 图中低压槽附近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③地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荒漠带。这体现了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

(1) 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盛行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
(2) 比较说明①、②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①地降水的成因。
(3) 图中低压槽附近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③地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荒漠带。这体现了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浙江桑蚕文化是中国蚕桑文化的代表。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 ℃,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近年来当地老百姓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等高效农业,从2008年到2014年,浙江蚕桑面积、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7年滑坡,本有丝绸之府的浙江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
材料二 下图为浙江地理简图和浙江南部某地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

(1) 浙江省桑蚕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近年来,当地老百姓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等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 请你为浙江桑蚕业走出困境,献计献策。
(3) 有人建议将桑蚕养殖转移到广西一带,你认为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4) 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南部某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浙江桑蚕文化是中国蚕桑文化的代表。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 ℃,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近年来当地老百姓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等高效农业,从2008年到2014年,浙江蚕桑面积、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7年滑坡,本有丝绸之府的浙江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
材料二 下图为浙江地理简图和浙江南部某地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

(1) 浙江省桑蚕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近年来,当地老百姓更愿意发展苗木、花卉等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 请你为浙江桑蚕业走出困境,献计献策。
(3) 有人建议将桑蚕养殖转移到广西一带,你认为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4) 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南部某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20%,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是世界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主力。下图为金沙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1)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图中A是________(填简称),B是________(填简称)。
(2) 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 长江经济带存在区域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和转移带来了空间,________密集型、_______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上游地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
(4) 金沙江“水电东送”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20%,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是世界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主力。下图为金沙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1)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图中A是________(填简称),B是________(填简称)。
(2) 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 长江经济带存在区域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和转移带来了空间,________密集型、_______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上游地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
(4) 金沙江“水电东送”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里约热内卢州是巴西二十六个州之一,人口为1 503万(2004年),城镇人口占96%,首府里约热内卢市人口约占州人口的40%。图18为里约热内卢城市土地利用图。

材料二 下图为巴西地理简图。

(1) 比较巴西境内两条河流地理特征和河流开发的优势。
(2)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评价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
(3) 据图判断里约热内卢城市功能区:甲________、乙________。并请据材料例举里约热内卢州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 奥运会的举办,对里约热内卢市的社会、经济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
材料一 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里约热内卢州是巴西二十六个州之一,人口为1 503万(2004年),城镇人口占96%,首府里约热内卢市人口约占州人口的40%。图18为里约热内卢城市土地利用图。

材料二 下图为巴西地理简图。

(1) 比较巴西境内两条河流地理特征和河流开发的优势。
河流 | 气候类型 | 水文特征 | 河流开发优势 |
A河 | 热带雨林气候 | ________ | 航运条件好 |
B河 | ________ | 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 ________ |
(2)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评价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
(3) 据图判断里约热内卢城市功能区:甲________、乙________。并请据材料例举里约热内卢州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 奥运会的举办,对里约热内卢市的社会、经济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图为我国某省会城市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地可能是( )

【小题1】下列有关该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各地从南到北昼长时间增加 |
B.我国各地从南到北正午太阳高度递减 |
C.我国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
D.该季节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
A.乌鲁木齐 | B.石家庄 | C.哈尔滨 | D.南京 |
6.
【小题2】当a、b之间的气压差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 |
B.a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
C.a表示白天的城市气压或表示夜晚的郊区气压 |
D.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 |
A.市区大气污染物加速向郊区扩散 |
B.市区气温升高,有助于节能减排 |
C.市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
D.市区气温升高,水源蒸发较多,引发水资源短缺 |
7.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影响该流域水循环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河的北岸侵蚀严重 |
B.该河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 |
C.该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
D.该河冬春季节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
A.影响地表径流量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
B.影响水汽蒸发的主导因素是植被类型 |
C.影响水汽输送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
D.影响大气降水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 |
8.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有关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处洋流向南流 | B.④处洋流是暖流 |
C.⑤处洋流向南流 | D.⑥处洋流是寒流 |
A.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
B.寒暖流交汇海区常形成重要渔场,如甲处 |
C.厄尔尼诺现象是洋流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
D.促进了高低纬度间水热的交换 |
9.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为沉积物,②~⑧为岩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上图中①代表的沉积物和②⑤⑧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 | B.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山谷 |
C.岩石⑧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 D.岩层⑥比丙断层形成时间早 |
A.![]() | B.![]() | C.![]() | D.![]() |
10.
下图为2000~2010年唐山市和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两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造成两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关于两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市少儿人口比例显著上升 |
B.2010年40~49岁人口数唐山市比苏州多 |
C.唐山市人口规模增幅较苏州市大 |
D.苏州市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 |
A.唐山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
B.苏州市就业机会多,吸引年轻人迁入 |
C.唐山市人口死亡率高 |
D.苏州市人口寿命长,老年人口多 |
11.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空间格局规划为“一核五圈四带”(下图)。其中一核为上海,为超大城市,南京定位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有利于
【小题2】南京定位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有利于
A.解决就业困难 | 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D.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 |
A.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
B.经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
C.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 |
D.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
12.
2016年3月,据相关研究报告称,中国制造业在单位劳动力成本方面,对美国的优势已缩至4%(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读“各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图”(图甲)和“各国制造业生产率比较图” (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对美国的优势缩至4%,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
①美国劳动生产率高 ②中国原料丰富
③美国能源比较廉价 ④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对美国的优势缩至4%,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
①美国劳动生产率高 ②中国原料丰富
③美国能源比较廉价 ④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单位劳动力成本就越低 |
B.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和生产率都在持续上升 |
C.印度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都最低 |
D.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都低于发达国家 |
13.

【小题1】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建设沪昆高铁,最主要的意义是( )
2016年6月,历时8年全长2 266千米的沪昆高铁(上海至昆明)全线贯通。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 )
A.雨多雾多,滑坡、台风频繁 | B.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 |
C.交通不便,劳动力短缺 | D.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 |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
B.加强地区间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 |
D.促进沿线地区农矿产品的销售,缩小东西差距 |
14.
2016年6月23日15时许,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发生龙卷风灾害天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物损失。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通常是由雷暴云伸展至地面的漏斗云产生的强烈旋风。下图为龙卷风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发生的龙卷风灾害天气,其成因可能为
①处于副高西北边缘,温度高,湿度大,对流强
②苏北部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
③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
④龙卷风中心气压很高,气流强烈上升
【小题2】人遇到龙卷风,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①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达低洼地躲避
②应迅速朝龙卷风移动方向跑,伏于低洼地面、沟渠等
③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
④躲入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

【小题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发生的龙卷风灾害天气,其成因可能为
①处于副高西北边缘,温度高,湿度大,对流强
②苏北部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
③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
④龙卷风中心气压很高,气流强烈上升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达低洼地躲避
②应迅速朝龙卷风移动方向跑,伏于低洼地面、沟渠等
③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
④躲入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