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上海跨越长江的“隧桥工程”已成功运行多年,从此大大提升了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交通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 东流的江水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对长江口________(“南”或“北”)岸的侵蚀作用较大,近日江南造船厂将搬迁至长兴岛,新厂宜建在________(“北港”或“南港”)沿岸。
(2) 崇明岛的形成主要与流水的________作用有关,试用相关知识解释该岛的形成过程。
(3)从航运角度考虑,你认为在南港建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明上海跨越长江的“隧桥工程”的建成对崇明岛发展的意义。

(1) 东流的江水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对长江口________(“南”或“北”)岸的侵蚀作用较大,近日江南造船厂将搬迁至长兴岛,新厂宜建在________(“北港”或“南港”)沿岸。
(2) 崇明岛的形成主要与流水的________作用有关,试用相关知识解释该岛的形成过程。
(3)从航运角度考虑,你认为在南港建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明上海跨越长江的“隧桥工程”的建成对崇明岛发展的意义。
2.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
(2)该地区新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对比新老工业园区的位置,分析原因 。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
(2)该地区新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对比新老工业园区的位置,分析原因 。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工业城市A附近区域示意图和该城市某工业生产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该地适合发展的主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该城市继主导工业建成后,在其周边地区先后发展了机械、造船等工业。指出这是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
(3)结合该城市某工业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析其优点

(1)简要说明该地适合发展的主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该城市继主导工业建成后,在其周边地区先后发展了机械、造船等工业。指出这是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
(3)结合该城市某工业生产过程示意图,简析其优点
2.单选题- (共7题)
4.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4日,我们有幸观赏到非常罕见的“超级月亮”。这次满月是1948年以来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一样,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是一个椭圆。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以下对该日出现的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②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③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④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小题1】以下对该日出现的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 B.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 | D.接近冬至日 |
①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②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③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④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6.
如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P点位于城市中心区,O点位于城市郊区。回答下题。

【小题1】形成此图所示城郊间温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小题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小题1】形成此图所示城郊间温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C.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
B.等压面海拔高度比郊区低 |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7.
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各地的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巴西暖流 | B.②—本格拉寒流 |
C.③—北大西洋暖流 | D.④—东格陵兰寒流 |
A.M地夏季炎热干燥 | B.N地冬季温和湿润 |
C.P地夏季高温多雨 | D.Q地冬季寒冷干燥 |
8.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如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Q时期相同的国家是
【小题2】P时期的人口死亡率约为
【小题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Q时期相同的国家是
A.中国 | B.朝鲜 | C.德国 | D.墨西哥 |
A.2.5% | B.2% | C.1.5% | D.0.5%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9.
读我国贵州某农场“稻、鱼、鸭耕作模式图”(如图),该耕作方法不使用农药化肥,在稻田里可养鱼又可养鸭。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小题2】该农场经营模式所属的农业地域是
【小题3】该农业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小题1】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A.气温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A.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立体农业 | D.迁移农业 |
A.有效控制病虫害 | B.一年三熟产量大 |
C.农产品品质优良 | D.促进了水循环 |
1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小题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小题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综合性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