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29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中洋流,说明洋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
(2)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
(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
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甲地为________(风带名称),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带。
(5)D是____________气候,E是____________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是“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的 (数字代号)和________(数字代号)带。
(6)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从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3.
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年降水量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地貌呈现________景观。
(2)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河流_______动物:_____地下水____土壤:____。

2.单选题(共14题)

4.
当地球运行至近日点时(    )
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B.美国东南沿海飓风频繁登陆
C.中南半岛上受赤道气团控制D.北非的热带草原上盛行东北风
5.
下图中,符合南极大陆极地东风、南半球气旋、我国台风、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示意图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6.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强劲B.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C.气压低D.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7.
北纬30°~40°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D.洋流
8.
下列气候类型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9.
读“某地区天气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O五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暖气团控制的是B和D
B. 可能出现较多降水的是A和C
C. O地的气压较四周高
D. B、D为冷气团控制,且降水较A、C两地多
【小题2】关于此天气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锋面移动的方向为逆时针②图中锋面移动的方向为顺时针③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北半球 ④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南半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形冰川谷
11.
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⑤坚如磐石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
12.
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B.30°NC.35°ND.45°N
【小题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
13.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B.垂直分异
C.干湿度地带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资料体现的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土壤不同B.地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D.气压不同
14.
新华网2009年8月24日报道:两个多月没有一场有效降雨;历史上罕见的35到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让辽宁省朝阳这个农业大市,成为一片“干涸”之地。全市589万亩播种面积中,农作物受旱面积532.7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达到282万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东北地区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C.河流封冻期长,含沙量较大D.森林丰富,红壤广布
【小题2】气候干旱会加剧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部分极冰融化 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受到被海水淹没的直接威胁 ③城市频繁出现光化学烟雾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⑤生物生命活动紊乱 ⑥世界各地经济均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⑤B.①②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16.
“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瓢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是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影响文中“千脚落地式”房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小题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可能是(  )
A.团聚状B.条带状C.网状D.棋盘式
17.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称为暴雨。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
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
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
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
【小题2】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
A.4—9月B.5—11月C.7—8月D.6—8月

3.选择题(共2题)

18.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不但跟发声体的{#blank#}1{#/blank#} 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blank#}2{#/blank#}有关.
19.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