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7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4题)

1.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2011~2017年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市在图示时段内酸雨的变化特征。
(2)简述防治酸雨可采取的措施。
2.
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会形成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R域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光化学烟雾危害严重。
材料二:海洋自然保护区是针对某种海洋保护对象划定的海域、岸段和海岛区,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与R域相望的海峡群岛建立了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

(1)结合材料,分析R城夏季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原因。
(2)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建成之前,除了光化学烟雾R城还可能对海峡群岛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型风电场拥有数以百计的风力涡轮机,风机叶片的旋转高度范围一般在40~120米,巨大的旋转叶片往往会与利用地貌(如山脊、急坡、山谷等)上升热气流飞翔的鸟类相遇,因此鸟类在搜寻食物、捕食或迁徒途中,有极高的撞击与死亡风险。下图7示意猛禽高空飞行路径及与风力涡轮机的碰撞。


(1)在雨雾或低温天气时,鸟类和风机更易发生碰撞,请分别解释原因。
(2)说明风电场建设中保护迁徙鸟类的主要途径。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阴影区域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分析该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4)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选择题(共1题)

5.如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3.单选题(共5题)

6.
某地居民为了使自家的太阳能热水器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太阳能集热板做了逐日调整,其调整角度如下图甲。下图乙是安装的测量仪记录的某日水温变化曲线(假设水箱的保温性能很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中国北方地区B.阿根廷南部C.新加坡D.南极洲
【小题2】乙图中测得水温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小题3】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变小D.辽宁地区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
7.
下图中左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量与各月平均降水量之差曲线图,下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该地冬季气候特点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温和多雨、受盛行西风控制
B.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高温多雨、受东北信风控制
D.温和少雨、受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影响
【小题3】到该地旅行的游客可能见到大面积的景观是(  )
A.椰子林、天然橡胶林B.葡萄果园、柑橘果园
C.热带稀树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
8.
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左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这场降雪天气发生时北京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2】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3】类似该停车场的城市地面铺装与水泥地面铺装比较
A.热岛效应更强B.地下径流更少C.城市内涝减轻D.蒸发量比较小
9.
下图中左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AB处河谷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向总体为自西向东B.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结冰期漫长D.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2】下列关于AB所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位于南半球B.离河岸越远岩层年龄越老
C.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D.该河段河流以下蚀为主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陆地内循环
B.图中常绿阔叶林带植被覆盖率提高后,④地河段的含沙量减少
C.②附近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水
D.①③④地河岸中,③地最适宜建设港口
10.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新疆和田一带,是中国古代玉矿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十几亿年前,昆仑山区为浅海地区,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到7~8亿年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到2.5~3亿年前由于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白云质大理岩层接触变质后形成玉矿。古时玉料的开采有“水产”和“山产”两种方法。“水产”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称“捞玉”、“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到的玉称“仔玉”。“山产”就是直接从含有玉矿的山中开采,采得的玉料称“山料子”或“山子”。由于玉的硬度较高。无法用锤钎在玉矿中打洞开凿,古人开采大玉料,曾采用“火攻法”,即在玉矿堆积木柴燃烧,使玉受热后,速浇冷水,玉料便破裂开来。
资料二 地质循环示意图   资料三和田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图

【小题1】资料二图中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和季节是
A.甲,冬季B.乙,秋季C.丙,夏季D.丁,春季
【小题3】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
A.物理风化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海浪堆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