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新疆和田一带,是中国古代玉矿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十几亿年前,昆仑山区为浅海地区,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到7~8亿年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到2.5~3亿年前由于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白云质大理岩层接触变质后形成玉矿。古时玉料的开采有“水产”和“山产”两种方法。“水产”就是从河流中采玉,又称“捞玉”、“摸玉”,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采到的玉称“仔玉”。“山产”就是直接从含有玉矿的山中开采,采得的玉料称“山料子”或“山子”。由于玉的硬度较高。无法用锤钎在玉矿中打洞开凿,古人开采大玉料,曾采用“火攻法”,即在玉矿堆积木柴燃烧,使玉受热后,速浇冷水,玉料便破裂开来。
资料二 地质循环示意图   资料三和田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图

【小题1】资料二图中序号可代表玉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资料三图中捞玉的最佳地段和季节是
A.甲,冬季B.乙,秋季C.丙,夏季D.丁,春季
【小题3】与古人采用的“火攻法”相似的地质作用是
A.物理风化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海浪堆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05 09:0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