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②③⑤④ | D.①③④②⑤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
2.字词书写- (共2题)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泱泱
(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认真汲( )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诗歌鉴赏- (共1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是一首抒情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_____________。【小题2】这首小令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请你简要描述一下这个画面。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
②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作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⑥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到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查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不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有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⑧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
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选文有改动)
【小题1】请根据文意选择填空。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 和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和 ;最后作者是 和 。
选择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A.愤怒 无奈或歉疚 B、惊讶 不安 C、痛苦 悲哀
【小题2】请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
【小题3】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体会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小题5】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什么好处?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
①《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的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②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千米,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千米~6千米。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千米,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千米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③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理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小题1】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开头引用《诗经》“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是为了说明古时的公路是没有弯道的。
B. 道路越平坦笔直,车辆行驶越安全快捷。
C. 麻竹高速设计时速80千米,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2千米~4千米。
D.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设置越少越好。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
【小题4】请给“空虚近视”下一个定义。
【小题5】请简要概括高速公路上人为设置弯道的具体作用。
5.对比阅读- (共1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皆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终灭吴。(节选《史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乃苦身焦思
【小题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里奚/举于/市 B. 至若/春和/景明 C. 食不加/肉 D. 振贫/吊死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忘会稽之耻邪?
【小题4】(乙)文中越王勾践与(甲)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在经历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故事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小题5】请结合现实及个人体验谈一谈你阅读了(甲)(乙)两文后的启示。
6.名著阅读- (共1题)
7.语言表达- (共1题)
8.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
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
你拟写的是: , 。
(2)(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始播到第一季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观众当中, 。
(材料二)
《见字如面》观众调查 | ||
18—23岁 | 24—29岁 | 30岁以上 |
30% | 48% | 22% |
请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观众情况。
(3)(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请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 。
(4)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