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三原县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825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3/12

1.连线题(共1题)

1.
(题文)将下列天气状况与天气符号对应,并用线连接起来.

2.选择题(共28题)

2.
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前B.正午12点C.正午12点后D.午后2点
3.
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位置
4.
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保护( )
A.大量燃烧煤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开发太阳能
5.
贝贝测得某天当中最高气温为15℃,最低气温为-3℃,则这天的气温日较差为(    )
A.12℃B.18℃C.9℃D.6℃
6.—Whose watch is this? —Is it a black           ?
7.
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C.海南岛D.吐鲁番
8.
”符号表示的是(   )
A.东南风三到四级 B.东南风二级C.西北风二到三级D.西北风四级
9.
降水的最主要的形式是(   )
A.降雪B.冰雹C.雾D.降雨
10.Ben      morning exercises now.
11.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
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 月C.每年的7 月D.每年的8 月
12.My schoolbag is new. How about your?{#blank#}1{#/blank#}
13.
对卫星云图上颜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表示陆地B.蓝色表示海洋C.白色表示云区D.白色程度越白,表示云层越薄
14.How many computers can you watch in the picture?{#blank#}1{#/blank#}
15.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A.6°CB.0.6°CC.10°CD.3°C
16.
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中纬度地区,气温最高
C.低纬度地区,气温低
D.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17.
武夷山的主峰黄冈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某地温度为10℃时黄冈山山顶的温度为(   )
A.10℃B.-0.8℃
C.10.8℃D.20.8℃
18.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描述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9.
对气温进行观测,一般情况下一天要进行()
A.8次B.4次
C.1次D.2次
20.They live          the        floor.
21.生活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激流,那一朵朵浪花就是细节。细节可以是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或者是一件事情,一段经历。深圳以细节的方式存在,生活的意义也蕴含在细节里。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城市,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我们在这里长大,我们与它有很多共同的细节。

请以“我与深圳_______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22.生活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激流,那一朵朵浪花就是细节。细节可以是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或者是一件事情,一段经历。深圳以细节的方式存在,生活的意义也蕴含在细节里。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城市,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我们在这里长大,我们与它有很多共同的细节。

请以“我与深圳_______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23.设函数f(x)=x2+2ax﹣a﹣1,x∈[0,2],a为常数.
24.设函数f(x)=x2+2ax﹣a﹣1,x∈[0,2],a为常数.
25.设函数f(x)=x2+2ax﹣a﹣1,x∈[0,2],a为常数.
26.
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7.
气象站在观测和记录气温时,温度计是放在:(   )
A.室内B.屋顶上C.百叶箱D.户外地上
28.Look at     picture.
29.
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变化大
C.气温日变化大D.居民审美风格

3.解答题(共4题)

30.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 地, 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的________ 坡
(2)C地的降水________ (多或少),原因是:处在山的________ 坡。
(3)如果此时B地的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_ ℃。
(4)若在山顶测得各时刻的气温如下表,则这一天山顶的日平均气温是________ ℃。
31.
目前科学家呼吁,由于二氧化碳增多,要警惕全球变暖。为了表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请将以下各项内容的数码,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沿海低地被淹没;④冰川融化;⑤海平面上升;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⑦温室作用使气温增高(7分)
32.
下图是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是_____℃,出现在_____月。
(2)该地_____月和_____月降水较多,从图中可知,降水集中在_____季。
(3)根据图可判断此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3.
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年降水量多的是______地。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 ,由此,可推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8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