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24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5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材料二、伊犁河谷地形示意图
(1)根据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原因。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每年4月和7、8月伊利河有2次汛期,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
3.
下列两幅图为2008年2月1日的亚洲东部区域气压形势图,图中的字母H表示高压,L表示低压;图中的长江附近及其以南地区标有风旗,表示风的方向和大小。读图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700百帕的等高度线图:

(1)据图中的信息,试分析这段时期造成我国南方雪灾的主要原因。
(2)下图中,与我国雪灾严重区域(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成因有一致性的是 

(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南方的冰雪灾害已造成人民币1516.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成因。
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图
(1)判断图示区域所示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A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对比分析该季节B、C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欧洲主要地形特征。
(2)写出亚洲与欧洲、欧洲与非洲的地理分界线。 
(3)列举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与A地区相比,B地区自然灾害较少发生,分析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23题)

6.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该地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云贵高原B.印度洋C.长江中下游平原D.横断山区
7.
软流层( )
①位于物质接近液态的外核②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③物质以液体状态存在④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
9.
某地北极星高度角为35º,同一天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º,该地正午时成都20点整。则该地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0.
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是子夜太阳高度的3倍,两者均大于0,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23.5°NB.66.5°NC.70°SD.80°S
11.
该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
A.66.5°S、66°S、0°、40°NB.66.5°S、66°S、40°S、40°N
C.40°S 、66.5°N、66°N、0°D.66.5°N、66°N、40°N、40°S
12.
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区。在甲、乙两处测得水的沸点为99.4℃,在丙、丁两处测得水的沸点为99.8℃,则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
A.西北风B.北风C.东南风D.西风
13.
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极地高压带D.赤道低压带
14.
下列气候类型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15.
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A.B.C.D.
16.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7.
形成三圈环流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球自转偏向力
C.太阳辐射高低纬的受热不均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8.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圈,回答下题。

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0.
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体相对位移D.岩石受张力作用
21.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的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属②类岩石B.大理岩属④类岩石C.a是变质作用D.b是变质作用
22.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3.
下图为南美洲板块与其附近板块相对运动,并以箭头表示地壳移动方向。正确的叙述是(  )
A.甲处形成褶皱山脉与裂谷B.乙处形成裂谷与新地壳
C.甲处形成裂谷与新地壳D.乙处形成褶皱山脉与新地壳
24.
下列叙述能反映陆地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草原开垦后造成土地沙漠化D.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水体污染
25.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生物作为陆地环境要素,不会影响大气水的化学成分
2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②植被大量减少 ③氟氯烃的大量排放 ④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
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
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
28.
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

3.选择题(共12题)

29.

将重为2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30.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31.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3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所处的周期序数是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Q

R

T

W

33.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    )

34.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②各国变法改革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35.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②各国变法改革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36.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②各国变法改革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主观念之于中国是一个“舶来品”。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观念的流变离不开那些关键性的人物。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表达民主观念的概念及与此匹配的一套支撑性的词汇,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观念流变史上的重要环节。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中国近代民主史研究1840—1949年成果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近代民主观念之流变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民主观念流变的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如补充至少补充两名,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8.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开始刹车(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S=10t﹣2t2则它的加速度和它在4s内发生的位移分别是(   )

39.

阅读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40.

小凡同学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于是小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了新的探究:她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铜分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小凡在探究过程中选取的步骤是{#blank#}1{#/blank#}  和{#blank#}2{#/blank#} 进行了对比,可得到铜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

②小凡在实验中测得:铜块受到的浮力{#blank#}3{#/blank#}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blank#}4{#/blank#}关(填“有”或“无”).

③聪明的小凡还计算出了铜块的体积为 {#blank#}5{#/blank#}  m3,密度为{#blank#}6{#/blank#}  g/cm3

4.多选题(共1题)

41.
决定山地垂直地带性带谱多少的主要因素有( )
A.山地的海拔高度B.山地的相对高度
C.山地的纬度位置D.山地的海陆位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2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