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3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20

1.综合题(共2题)

1.
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2.
2009年10月16-28日山东省成功主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运会期间有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
(1)说出这两种气象灾害对赛场城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2)指出泰山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并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在全运会期间,一批“山东制造”闪耀在赛场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道路标志着山东企业走向更高的舞台。
(3)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山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3.
读图,回答第题。

【小题1】乌江流域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线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小题2】abc三地降水量大小,正确的是
A.a>b>cB.b>a>cC.c>a>bD.c>b>a
5.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下页),回答题。

【小题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B.图④、图③C.图①、图③D.图④、图②
【小题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B.纬度C.地形D.洋流
6.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2009年新年伊始,两岸旅游迎来直航后首个高峰。大陆各地赴台旅游出现井喷之势,岛内赴大陆旅游者也人潮如涌。“直航让两岸往来更为便捷,将使大陆观光客成倍增长,助推台湾观光业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取得发展。”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台湾东、西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分布,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m>n 西部的年太阳辐射多
B.m<n 西部受冷空气的影响比东部大
C.m<n 东部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D.无法确定
【小题2】两岸旅游人数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元旦及新春佳节B.交通条件改善
C.国家政策D.经济因素
7.
读1984—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我国在1984-1985年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优先开放14个海口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大B.气候湿润C.矿产丰富D.交通便利
【小题2】我国1984-1992年对外开放城市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A.由沿海向内地推进B.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推进
C.由平原向山区推进D.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推进
8.
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地的纬度低B.甲地的海拔低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D.甲地的植被覆盖率低
【小题2】甲地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3】从乙地到甲地,沿线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极地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9.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某槽谷四个不同位置的横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该槽谷不同位置的剖面图,推断与该槽谷形成的外力作用类似的地貌是
A.北美五大湖B.塔克拉玛干的沙丘
C.长江三峡D.埃及狮身人面像
【小题2】对于该地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槽谷地势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
②该槽谷地势由髙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③该段槽谷由东南-西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
④该段槽谷由西北-东南走向变为南-北走向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
植被覆盖率
(%)
径流量
(mm/30分钟)
入渗量
(mm/30分钟)
产沙总量
(g)
减流效益
(%)
减沙效益
(%)
100
9.77
50.23
0.85
80.78
99.30
85
20.46
39.54
1.52
59.75
98.77
70
27.31
32.69
4.34
46.27
96.48
60
38.24
21.76
24.11
24.77
80.41
40
41.91
18.09
57.29
17.53
53.45
20
42.44
17.56
88.75
16.51
27.89
0
50.83
9.17
123.07
0
0
 
【小题1】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小题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A.20%~40%B.40%~60%C.60%~70%D.70%~85%
11.
读乌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乌江流域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A.雨热不同期B.水旱灾害频繁C.土地荒漠化D.风沙危害严重
【小题2】初冬和早春,②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莱茵河D.叶尼塞

3.选择题(共5题)

13.

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受此影响 (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   )

15.如果一个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的形状与y= 的形状相同,且顶点坐标是(4,-2),那么它的函数解析式为( ).
16.

如图,一次函数y1=kx+1与二次函数y2=ax2+bx﹣2交于A,B两点,且A(1,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32

(1)求k和a、b的值;

(2)求不等式kx+1>ax2+bx﹣2的解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质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尤其是近些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0﹣2010年间,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2次.今年5月,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昔日繁华的城镇瞬间满目疮痍,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地震使许多名胜古迹遭到严重破坏,留下永久的遗憾.
材料二:板块与火山地展带分布局部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