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2.
2009年10月16-28日山东省成功主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运会期间有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
(1)说出这两种气象灾害对赛场城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2)指出泰山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并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在全运会期间,一批“山东制造”闪耀在赛场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道路标志着山东企业走向更高的舞台。
(3)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山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运会期间有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
(1)说出这两种气象灾害对赛场城市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2)指出泰山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并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在全运会期间,一批“山东制造”闪耀在赛场内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建设制造业基地的道路标志着山东企业走向更高的舞台。
(3)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山东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3.
读图,回答第题。

【小题1】乌江流域
【小题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小题1】乌江流域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4.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abc三地降水量大小,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线 |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
A.a>b>c | B.b>a>c | C.c>a>b | D.c>b>a |
5.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下页),回答题。

【小题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小题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小题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 | B.图④、图③ | C.图①、图③ | D.图④、图② |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
A.海陆热力性质 | B.纬度 | C.地形 | D.洋流 |
6.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台湾东、西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分布,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小题2】两岸旅游人数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2009年新年伊始,两岸旅游迎来直航后首个高峰。大陆各地赴台旅游出现井喷之势,岛内赴大陆旅游者也人潮如涌。“直航让两岸往来更为便捷,将使大陆观光客成倍增长,助推台湾观光业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取得发展。”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台湾东、西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分布,下列解释最准确的是
A.m>n 西部的年太阳辐射多 |
B.m<n 西部受冷空气的影响比东部大 |
C.m<n 东部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
D.无法确定 |
A.元旦及新春佳节 | B.交通条件改善 |
C.国家政策 | D.经济因素 |
7.
读1984—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我国在1984-1985年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优先开放14个海口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我国1984-1992年对外开放城市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小题1】我国在1984-1985年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优先开放14个海口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大 | B.气候湿润 | C.矿产丰富 | D.交通便利 |
A.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 B.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推进 |
C.由平原向山区推进 | D.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推进 |
8.
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2】甲地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小题3】从乙地到甲地,沿线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

【小题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地的纬度低 | B.甲地的海拔低 |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 D.甲地的植被覆盖率低 |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B.由赤道到极地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9.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某槽谷四个不同位置的横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该槽谷不同位置的剖面图,推断与该槽谷形成的外力作用类似的地貌是
【小题2】对于该地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槽谷地势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
②该槽谷地势由髙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③该段槽谷由东南-西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
④该段槽谷由西北-东南走向变为南-北走向

【小题1】读该槽谷不同位置的剖面图,推断与该槽谷形成的外力作用类似的地貌是
A.北美五大湖 | B.塔克拉玛干的沙丘 |
C.长江三峡 | D.埃及狮身人面像 |
①该槽谷地势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
②该槽谷地势由髙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③该段槽谷由东南-西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
④该段槽谷由西北-东南走向变为南-北走向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0.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
【小题1】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植被覆盖率 (%) | 径流量 (mm/30分钟) | 入渗量 (mm/30分钟) | 产沙总量 (g) | 减流效益 (%) | 减沙效益 (%) |
10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0 |
85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小题1】叙述,正确的是()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
A.20%~40% | B.40%~60% | C.60%~70% | D.70%~85% |
11.
读乌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乌江流域
【小题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小题1】乌江流域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
D.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2】初冬和早春,②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小题1】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A.雨热不同期 | B.水旱灾害频繁 | C.土地荒漠化 | D.风沙危害严重 |
A.尼罗河 | B.密西西比河 | C.莱茵河 | D.叶尼塞 |
3.选择题- (共5题)
16.
如图,一次函数y1=kx+1与二次函数y2=ax2+bx﹣2交于A,B两点,且A(1,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求k和a、b的值;
(2)求不等式kx+1>ax2+bx﹣2的解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