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展变化 同步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823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0

1.选择题(共10题)

1.
如图示意居住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人,总是带着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这种风俗与当地的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多风沙B.地形崎岖难行C.空气稀薄D.终年湿热
2.用1张5元的能换{#blank#}1{#/blank#}个一元硬币。
3.

   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   
A. 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 房屋更集中密集
C. 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  D. 人口较为稀疏,道路和商店也比较少
4.
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水源充足D.地形崎岖
5.
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屋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6.
读世界著名建筑物景观图,图片所示的建筑物中,不属于著名历史文化古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
平原地区聚落多呈(  )
A.团块状分布B.点状分布C.圆状分布D.条带状分布
8.
(题文)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传的一项是(   )
A.四川乐山大佛B.北京故宫C.北京八达岭长城D.桂林山水
9.
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B.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当拆除,以利于环境美化
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聚落
10.
中国南方地区的民居是尖屋顶,而西北地区的民居是平顶屋,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B.气温C.人们的习惯D.地形

2.单选题(共1题)

11.
如图河谷中的四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3.填空题(共3题)

12.
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________、土壤肥沃、水源________、气候适宜、交通________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13.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水资源________、交通拥挤、住房________等一些列问题。
14.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4.解答题(共3题)

1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________聚落,图乙所示为________聚落。
(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遗址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16.
聚落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7.
分析下列民居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民居①处的气候特点________ ;民居②建筑特点是________墙、加________窗,都是为了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向室内传入________。   
(2)民居③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突出反映了当地________(气候特点)。   
(3)民居④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反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上层住人有什么好处?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