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23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3

1.综合题(共4题)

1.
(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树种类型丰富多样。该区域比较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韭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下图示意横断山区山河分。

(1)分析横断山区树种类型丰富多祥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分析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4分)
(3)为了促进横断山区的经济发展,有人建议应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6分)
2.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向日葵原产热带,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花盘生长时段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乌克兰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2014年播种面积达469.8 万公顷,其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出口葵花籽油的数量是其产量的约80%。境内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的种植区比低海拔种植区的种子含油率高。
(1)比较向日葵在生长时段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4分)
(2)简要分析乌克兰境内同纬度高海拔地区向日葵种子含油率高的原因。(4分)
(3)指出乌克兰成为世界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的条件。(6分)
3.
(题文)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下图为纳木错湖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推断纳木错水系的主要补给方式及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乙岛屿曾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岛上有上百个渔产品加工企业,其产品销往欧、美、日等世界各地。以乙岛屿为中心的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雾区域之一,雾频率高达60%左右。

(1)分析图中甲半岛东北部海岸线特征及成因。
(2)分析乙岛屿附近海域海雾较多的原因。
(3)捕捞鳕鱼是乙岛屿的传统产业。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曾下令禁止捕鳕鱼,请阐述此举理由。

2.单选题(共6题)

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城市
A.历史悠久,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B.气温低于乙城市是因为所处纬度较低
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小题2】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予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乙城市举行,乙城市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年降水量较丰富
C.城市化水平较低
D.经济以出口咖啡为主
6.
读北美四条河流位置图及某河流域径流量产生的空间分配统计表,产流效率指单位面积上径流产生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最可能为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河流径流量变幅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
下列左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萨赫勒地区年降雨量与平均值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植被状况 ②纬度位置 ③气压带和风带 ④洋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下列有关萨赫勒地区的自然带及其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荒漠带向北移动
B.热带雨林带向南移动
C.热带草原带向北移动
D.热带草原带向南移动
8.
我国某区域地表为潮湿、黏重的红壤,其下为某沉积岩层。某地质勘探队在该区域沿南北方向对甲、乙、丙三个测点的海拔和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某沉积岩层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进行探测。甲、乙、丙三个测点各距500米,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断块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小题2】该区域优势农作物最可能的是
A.茶叶B.甜菜C.棉花D.香蕉
9.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林带的植被具有喜阴、喜湿的生长习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范围(m)是
A.1800~1900B.1900~2000C.2000~2100D.2100~2200
【小题2】甲坡最可能是
A.阳坡、迎风坡B.阴坡、背风坡C.阳坡、背风坡D.阴坡、迎风坡
10.
“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对就地渗透、吸收、存蓄雨水;遇到干旱时再将存蓄的雨水“吐”出来,加以循环利用。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更具生态魅力。2015年4月,济南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读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及指标分解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理念利用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大气循环B.水循环
C.生物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① 水资源化利用   ②缓鳃城市内涝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为了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济南市需大力推行的合理措施有
A.大型地下管网建设B.开挖大型湖泊
C.建设下凹式绿地D.硬化河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