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
材料二 A地某村优质苹果树和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乙)。

(1)结合材料一分析A、B两地种植苹果自然条件的差异。
(2)据材料二所示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3)建苹果汁生产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
材料二 A地某村优质苹果树和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乙)。

(1)结合材料一分析A、B两地种植苹果自然条件的差异。
(2)据材料二所示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3)建苹果汁生产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2.单选题- (共4题)
4.
下图为某区域气温的年较差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小题2】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3】右图示意某四地气候资料,其中与上图所示乙地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


【小题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 B.由西向东增大 |
C.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C.地形地势 | D.植被状况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某游客在左图海岛上拍摄了日出美景(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岛上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点及照片拍摄的月份是
【小题2】该岛

【小题1】岛上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点及照片拍摄的月份是
A.①,3 月 | B.②,9 月 | C.③,7 月 | D.④,8 月 |
A.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 B.河流短小湍急,径流量大 |
C.东南部地形平坦,宜晒盐 | D.游客可以泡温泉、赏峡湾 |
6.
下图中甲半岛近海受离岸风的影响上升流活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盛行风向发生的季节及成因 ( )
【小题2】甲半岛沿海地区分布有条带状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 ( )
①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②夏季受离岸风的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小题3】据材料信息推断甲半岛近海域 ( )

【小题1】图示盛行风向发生的季节及成因 ( )
A.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夏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冬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D.夏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①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②夏季受离岸风的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形成世界重要渔场 |
B.海底油气资源蕴藏丰富 |
C.海上交通运输繁忙 |
D.海底地势起伏大 |
7.
下图是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小题2】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下列为了减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所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 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 | 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 |
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 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并且退耕还湖 |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B.甲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
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 | 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