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城镇形成早期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图中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1)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六大类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材料一: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639平方千米,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的埋藏条件好,易开采。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

(1)分析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不利条件。
(2)近年来,有人提出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23题)

读不丹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 B.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
C.地势南高北低 | 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 |
①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小题1】罗纳河通航价值最高的河段是
A.上罗纳河 | B.下罗纳河 | C.索恩河 | D.迪朗斯河 |
①水能资源利用率高②库区的淹没成本低 ③防灾减灾效益突出 ④船舶的过坝时间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最大高差至少有4000米 | B.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带,生态脆弱 |
C.位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D.河流以夏汛为主,有结冰期 |
A.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
B.甲地地质结构不稳定,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
C.乙地坡度更陡,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
D.乙地降水量更集中,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
【小题1】与常规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 )
A.生产成本低 | B.清洁无污染 | C.位置制约小 | D.全天候发电 |
A.广阔的畜牧业地区 | B.工业密集地区 | C.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 D.森林茂密地区 |

【小题1】推测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A.湿热 | B.暖湿 | C.高寒 | D.冷凉 |
A.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 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
C.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多样 | D.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 |
A.低热河谷地带 | B.四川盆地 |
C.中低海拔地区 | D.高海拔地区 |
【小题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矿物质含量高 |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
D.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
A.小农经营 | B.商品率低 |
C.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
A.劳动力缺乏 | B.灌溉水源缺乏 |
C.热量不足 |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

【小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植物生长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黄土高原 | B.塔里木盆地 | C.东南丘陵 | D.东北平原 |
A.荒漠化 | B.能源紧缺 | C.水土流失 | D.洪涝灾害 |

【小题1】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 B.土壤肥沃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水源充足 |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小题1】制作该区域电子地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LBS |
A.地形 | B.气候 | C.河流 | D.资源 |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
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热带雨林生态恶化 |
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
D.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 B.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 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
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地形 |
C.夏季风 | D.海陆位置 |
A.甲地——石漠化 |
B.乙地——沙漠化 |
C.丙地——水土流失 |
D.丁地——土壤盐碱化 |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 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
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 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
A.农作休耕 | B.农业用水多 | C.蒸发旺盛 | D.降水量较少 |
A.山西省 | B.贵州省 | C.浙江省 | D.河北省 |

【小题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 B.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
C.区域指一定的地理空间 | D.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
①干湿区 ②文化区 ③行政区 ④安徽省和蚌埠市 ⑤三江平原 ⑥热量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⑥ | D.⑤⑥ |
A.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
C.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
D.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

【小题1】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D.②—湿热的气候 |
A.显著的差异性 | B.明显的连续性 |
C.基本的相似性 | D.相同的特色 |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 |
B.提高植被存活率 |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云贵高原 |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土壤中
A.①②③④ ![]() | B.①②③ ![]() | C.①② ![]() | D.③④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 |
B.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
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原料运量小 |
D.接近原料和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

【小题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信息联系 | B.商贸联系 | C.科技联系 | D.生产协作联系 |
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 B.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劳动就业 |
3.选择题- (共5题)
①伐木工人用斧子把大树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改为被字句)
②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
③中国人民举办奥运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缩句)
④春风吹遍大地。(扩句,至少两处)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