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 马铃薯块茎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6~20℃,当土壤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马铃薯从初花期到茎叶停止生长,块茎的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甘肃定西为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材料二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地形图(下左图)
材料三 定西3-10月份气候统计表。(下右表)


(1)运用所学知识说出兰州以上河段河流不利于发展航运的原因。
(2)简析定西种植马铃薯个大、品质好的原因。
(3)简述马铃薯从初花期到茎叶停止生长,浇水对马铃薯生长的有利作用。
材料二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地形图(下左图)
材料三 定西3-10月份气候统计表。(下右表)


(1)运用所学知识说出兰州以上河段河流不利于发展航运的原因。
(2)简析定西种植马铃薯个大、品质好的原因。
(3)简述马铃薯从初花期到茎叶停止生长,浇水对马铃薯生长的有利作用。
2.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3.
我国东部某城市(40°N)的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寒假到市郊蔬菜生产基地考察。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农户反映,近年来反季节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蔬菜季节差价不断缩小,价位不断降低,而产量增幅减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连年下降。
材料二 玻璃温室示意图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条件,为此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_______(方向)。
(2)据顾客反映:冬季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学习小组成员,试针对材料一所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当地农户反映,近年来反季节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蔬菜季节差价不断缩小,价位不断降低,而产量增幅减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连年下降。
材料二 玻璃温室示意图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条件,为此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_______(方向)。
(2)据顾客反映:冬季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学习小组成员,试针对材料一所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中期,我国将形成一张覆盖31个省区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材料二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4)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一 21世纪中期,我国将形成一张覆盖31个省区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材料二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4)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小题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
【小题4】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小题1】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 B.地形 | C.光照 | D.土壤 |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A.太阳能、水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水能、天然气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6.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小题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小题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
B.水源、气温 |
C.水源、光照 |
D.土壤、地形 |
A.太阳能、生物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地热能、天然气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纬度低、海拔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7.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大气环流剖面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山脉是我国的:
【小题2】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小题3】甲、乙、丙、丁四地中,可以作为当地牧民夏季牧场的是( )

【小题1】图示山脉是我国的:
A.祁连山脉 | B.天山山脉 | C.阿尔泰山脉 | D.贺兰山脉 |
A.森林 | B.草原 | C.灌木丛 | D.荒漠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8.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图3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极燕鸥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的时间是( )
【小题2】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的因为( )

【小题1】北极燕鸥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的时间是( )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A.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大致 | B.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 |
C.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 | D.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 |
9.
读“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6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小题2】乙地河床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是因该河段( )

【小题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6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104m | B.126m | C.146m | D.150m |
A.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 B.降水变化大,流速变化大 |
C.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 D.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
10.
读 “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小题2】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小题3】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海拔高度 | B.距海远近 |
C.气温高低 | D.地表植被 |
A.沙尘暴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水土流失 |
A.该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因而水位季节变化小 |
B.附近山地降水补给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增加 |
C.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
D.流经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
12.
2013年12月4日,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底特律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小题2】导致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不包括

【小题1】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科学技术发达 | B.水源充足 |
C.煤铁资源丰富 | D.劳动力丰富 |
A.产业结构单一 | B.生态环境破坏 |
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 D.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
13.
OEM是指原始设备制造商,其基本含义是品牌生产者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研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表示,生产环节正确的是( )
【小题2】该电脑公司,产业链最大的优势是( )

【小题1】图中



A.设计和营销、代工生产、零部件供应 |
B.代工生产、零部件供应、设计和营销, |
C.设计和营销、零部件供应、代工生产 |
D.零部件供应、代工生产、设计和营销 |
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 B.可提高产品的质量 |
C.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 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 |
14.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初,美国汽车业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 )
【小题2】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20世纪初,美国汽车业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出现了逆城市化 |
C.国土地域辽阔,交通便利 | D.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 |
A.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 B.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 |
C.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 D.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
15.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小题2】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小题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 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
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 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
16.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① |
A.地表起伏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土壤质地变差 | D.植被条件变差 |
17.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小题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 该产业迁入地区的区位条件具有比较优势
B. 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小题1】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小题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 该产业迁入地区的区位条件具有比较优势
B. 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18.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小题2】按图2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小题1】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 B.c |
C.d | D.b |
A.设计 | B.加工 |
C.营销 | D.设计+加工 |
1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东线主要为大运河,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线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读下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小③华北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小,径流量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小题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小题3】“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导致水质下降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小题4】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控制沿线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④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小题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小③华北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小,径流量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A.甲至乙 | B.乙至丙 | C.丙至丁 | D.丁至戊 |
①导致水质下降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控制沿线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④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