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 实战演练 第二十三课时(七下 第八、九、十一章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8202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1

1.选择题(共7题)

1.
读我国某省区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回答

【小题1】该省由西向东植被变化呈现出( )
A.森林一荒漠一草原B.草原一荒漠一森林
C.森林一草原一荒漠D.荒漠一草原一森林
【小题2】适宜在该省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放牧B.种植甘蔗C.制作酥油茶D.挖竹笋
2.
(2017·莱芜中考)“五一”过后,小明在家人的陪伴下,坐着火车从济南到日喀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火车上备有吸氧装置,是因为途经地区( )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
C. 经济发达,空气质量差
D. 光照强,紫外线强烈
【小题2】在图中阴影区域,设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
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 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小题3】沿途发现,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地区( )
A. 光照充足 B. 水能丰富
C. 气温较高 D. 日照时间长
3.
下图是西藏自治区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7年1月4日22时西藏仲巴县发生4.7级地震。该县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D.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小题2】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C.河湖稀少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3】该地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原因是
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B.地势高,土壤肥沃
C.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D.气温低,没有病虫害
4.
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B.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新疆地形“两盆夹三山”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5.
(2017·淄博模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ⅠB.路线Ⅱ
C.路线ⅢD.路线Ⅳ
【小题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大漠孤烟直
B.小桥流水人家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题3】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滑坡和泥石流
C.土地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6.
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矿产     B. 水源 C. 地形 D. 交通
【小题2】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 B.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C. 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 D. 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
7.
(2017·日照中考)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D.湿地面积缩小
【小题2】图示区域( )
A.最主要地理特征是高寒
B.沱沱河被称为“中华水塔”
C.铁路线是宝成—成昆线
D.适合发展林业与灌溉农业
【小题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夏季风
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2.解答题(共4题)

8.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邻国A是_________,海域B是_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__,D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2)图中①③河流位于内流区的是_________,该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说明该河成为内流河的原因。
(3)甲图表示②③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4)D地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明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9.
2016 年暑假,兰州的小明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源主要来自 和地下水.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2)到达新疆后,他们游览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这种住宅分前后两室,前室又称“夏室”,较通透,带天窗;后室称“冬室”,相对封闭,通常不开窗。 试分析这种住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在南疆地区,小明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这里的长绒棉品质优良,采摘期集中 在 9﹣10 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严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
①招募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帮助采摘;②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水稻;③提高机械化水 平,推广机械采摘;④从我国东南部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地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返程时,邻座的一位支教老师和小明聊起了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请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10.
(2017·济宁中考)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过度放牧、滥采金矿、乱挖虫草、偷猎等原因,使得这里冰川萎缩,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二 青藏地区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图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
(2)写出治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规划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到拉萨,全长1 629千米。因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将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据材料分析,建设青藏铁路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原创)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位于________(省级政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该省的种植业集中在________。
(2)图中阴影部分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问题会对黄河下游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两点)
(3)图中阴影部分成为“中华水塔”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三点)
(4)图中字母表示的河流名称:C____________,D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