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理)试题(衔接班)(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17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单选题(共32题)

1.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童谣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共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小题2】童谣中出现的太阳、地球、月球依次属于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行星、恒星、小行星D.恒星、彗星、流星
2.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示意图”,甲~丁、a~d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各点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在图中是(   )
A.a-b之间B.乙-丙之间
C.b-c之间D.丙-丁之间
3.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A.13日10时B.12日10时C.12日19时D.13日19时
【小题2】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B.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D.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4.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5.
影响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植被多少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地表起伏
6.
读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 下面小题。

【小题1】甲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7.
《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尤其是PM2.5)超标,使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气污染现象。刮风、下雨天气有利于缓解雾霾。据材料,下列四个天气系统中不利于缓解雾霾天气的是(    )
A.
B.
C.
D.
8.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洋流④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A.增温B.增湿
C.降温D.减湿
9.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是    (  )
A.B.C.D.
【小题2】图示水循环    (  )
A.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B.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
C.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D.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10.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
A.a ①B.b ③C.c ④D.d ②
【小题2】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B.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11.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传统民居与特色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读我国部分地区传统民居与特色建筑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晾房的结构特点有利于(    )
A.防寒B.散热C.防雨D.通风
【小题2】屋顶设计以防御大风为主要目的的是(    )
A.晾房B.平顶房C.蒙古包D.四合院
【小题3】甘肃与北京两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差异较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大风D.光照
12.
读图,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13.
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酸雨  ②乙代表水土流失  ③丙代表寒潮 ④丁代表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治理灾害甲的有效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发展智能灌溉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推广能源洁净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
【小题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15.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资源总量C.人均物质消费量D.人均精神消费量
16.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估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无法估算
B.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D.可以用某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小题2】下表为某岛国人口数量的相关信息,能体现其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30万、35万B.25万、30万C.45万、25万D.45万、35万
17.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劳动年龄组(男15~59岁,女16~54岁)、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年份变化情况,下图中a、b、c表示不同的年龄组。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  )
A.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
B.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C.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
D.超过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小题2】下列年份中,该省社会养老压力最轻的是(  )
A.1995年B.2000年
C.2010年D.2014年
18.
老年抚养比为65岁(含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之比,下图示意中国与印度历年老年抚养比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
A.2000年之后,中国与印度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
B.2020年之后,巾国与印度老年抚养比显著提高
C.2015年之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D.2010年之后,印度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
【小题2】印度老年抚养比低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低高”型B.人口健康状况改善,生育率大幅度提高
C.经济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牛产力低下D.政府长期大力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
【小题3】为了有效遏制中国老年抚养比的快速上升,最先见效的措施是
A.调整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B.鼓励职业女性同归家庭
C.缩短学制时问,提早走向劳动岗位D.渐次延长退休年龄
19.
读某城市2017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2017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
20.
下图为2015年2月14日《新闻联播》春运报道引入的““百度迁徙”我国部分地区春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光线强弱则代表人口迁徙的数量,光线越亮,人口迁徙的数量越大。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春节节前,大量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是(    )
A.快捷便利的交通B.改革开放的政策
C.迅速发展的经济D.传统的家庭文化
【小题2】2015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
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B.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C.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21.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总数将从现在的68亿增长到90多亿,许多国家都将出现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象。读下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0年间增加20多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欠发达地区B.发达地区C.东半球各国D.西半球各国
【小题2】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B.尼日利亚、墨西哥
C.埃及、印度尼西亚D.科威特、德国
2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
A.环境B.经济C.教育D.资源
【小题2】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是为了(    )
A.提高人口合理容量B.提升民族人口素质
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D.保持合理劳力规模
23.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调控人口(    )
A.职业构成B.城乡分布C.年龄结构D.流动方向
【小题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
①生育观念转变   ②抚养成本上升  ③医疗条件改进  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
读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X轴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则(    )
A.M阶段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B.N阶段面临劳动力 短缺等问题
C.P阶段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P阶段
【小题2】今年暑假,小明从河北农村老家到在深圳打工的父母身边,9月1日成为深圳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影响小明一家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家庭因素D.政治因素
25.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0~14岁人口比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l5%以内为“超少子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l982~2010年幼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人口比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比重一直升高B.逆城市化导致了人口比例变化
C.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地区D.2000年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小题2】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生态环境的负担将大大减轻B.影响到我们国家人口政策
C.医疗福利养老等社会负担大幅减轻D.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26.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条件差B.灌溉水源成本高
C.粮食已自给有余D.农村劳动力缺乏
【小题2】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抑制民工大量外出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D.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27.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农业文明阶段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
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
【小题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A.鼓励提前退休B.鼓励生育
C.鼓励到海外务工D.接纳海外移民
28.
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统一管理撂荒耕地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9.
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如图示意我国“三大荒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D.农业政策的支持
【小题2】“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曾经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的迁入(    )
A.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B.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C.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D.改变了当地人口的增长模式
30.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小题2】图中公路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D.内蒙古高原
【小题3】丁地最可能是(  )
A.山顶B.陡崖
C.山谷D.鞍部
31.

   我国东北大米品质优良,尽管市场售价较高,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下图是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与大米生产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期光照条件较好,表现为(    )
A.白昼长,日照时间长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C.海拔高,日照强度大D.太阳高度大,日照强度大
【小题2】全球变暖对东北现有稻米产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光照条件改善B.土壤肥力提高
C.稻米生产成本降低D.水稻播种面积减少
【小题3】图中序号按光照、热量、土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②③①
32.
“突然,混沌的黑压压的天际裂开了,露出了不规则的几组线条,无比强烈的光从线条里闪射出来,伴随着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为狂风暴雨呐喊助威。”结合该段描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成因和发生过程看,该段描述的是什么灾害(   )
A.地质地貌B.气象C.生物D.海洋
【小题2】文字描述的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①季节性 ②频发性 ③高强度 ④不可预测性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选择题(共6题)

33.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正确的是(   )
34.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正确的是(   )
35.一个分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分数里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36.The teacher asked a difficult question, but Tom managed to ____ a good answer.
37.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38.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39.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促进了经济发展B.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C.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D.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40.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区暴雨往往引发泥石流
B.梅雨和寒潮大多相伴出现
C.地震可引发滑坡和崩塌
D.火山喷发可加剧气候干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2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