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酸雨 ②乙代表水土流失 ③丙代表寒潮 ④丁代表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治理灾害甲的有效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发展智能灌溉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推广能源洁净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3 12:0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
马达加斯加
尼泊尔
莫桑比克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
2
3
4
5
国家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67
168
169
170
171
【小题1】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小题2】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同类题2
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读该地区域及水利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个国家建立水利工程的目的( )
A.都是为了防止洪涝
B.都是为了防止盐碱化
C.巴基斯坦主要是防止盐碱化,印度主要是防止洪涝
D.巴基斯坦主要是防止洪涝,印度主要是防止盐碱化
【小题2】关于A地所在国家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B.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
C.水平高,速度慢
D.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同类题3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小题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小题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同类题4
强度级别很低的热带风暴“天鹰”于2011年12月16日下午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登陆,相关媒体提前做了预报。16日夜至17日凌晨过境地区持续大雨,许多民众在睡梦中被洪水卷走。图为“天鹰”移动路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天鹰“给图示岛屿造成严重灾难,不同地方成灾方式不同,图示①②③④各地最严重的灾害可能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洪涝、风暴潮
B.泥石流、风暴潮、滑坡、洪涝
C.洪涝、风暴潮、泥石流、滑坡
D.滑坡、洪涝、泥石流、风暴潮
【小题2】“天鹰”给过境地区造成惨烈灾情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台风强度太大
B.台风引起海啸
C.防灾意识淡薄
D.灾后救援不力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