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17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2/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
            
(2)丙地的盛行风向为 风,南半球与丙同纬度地区的风向是 风。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冬、夏)季。
(4)常年受丙影响,形成的气候特征与图二中的 (填字母)相符合。

(5)图中的A气候类型为u   气候,主要成因是常年受图一中的
(甲、乙、丙)影响,气候特征为   
2.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图中由A、B、C、D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循环。   
(3)如果某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 )(单选)   
A. 降水量增加B. 地表径流量增加C. 水汽输送量增加D. 地下径流量增加
3.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处。
(2)图中所示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     (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
(3)图中甲处地形的成因是
(4)图中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出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处。
(5)从岩层的位置关系判断,丙处岩体沿断层的断裂面相对     (上升、下降)。

2.单选题(共16题)

4.
下图所示事物被称为天体的是
A.机场飞机B.月球C.陨石D.待发火箭
5.
有关耀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活动周期B.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C.改变地球的自转方向D.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可能受其影响
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天体甲可能是
A.木星B.海王星C.土星D.金星
【小题2】图中箭头显示行星绕日公转的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速性
7.
人们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的研究手段是 (   )
A.占卜预测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的速度变化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8.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是对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得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右图中表示削弱作用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除太阳能外,青藏地区的其它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能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9.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D.7月、东南风
【小题2】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差异C.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
10.
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8日5时50分以超强台风级在台湾台东太麻里乡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初台。受其影响,8-11日,台湾及华东6省市有强风暴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天气系统中,能发展形成台风的是(   )
A.B.C.D.
【小题2】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
B.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C.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D.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11.
有关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锋面附近多为晴朗天气
B.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冬半年更常见
C.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大风、降温天气
D.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12.
下列有关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错误的是(    )
A.改进农业灌溉技术B.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
C.防止和治理水污染D.用经济的办法,尽量利用南北两极的冰川
13.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A.南半球  顺时针B.南半球  逆时针
C.北半球  顺时针D.北半球  逆时针
【小题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   )
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
14.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关于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海岸热带荒漠的形成
B.位于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69°N) 终年不冻
C.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的形成
D.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的形成
15.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C.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小题2】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价低 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小题2】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代表的岩石类型是
.变质岩
A.沉积岩B.岩浆岩C.石灰岩
【小题2】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C.冷却凝结D.变质作用
18.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位于
A.aB.bC.cD.d
【小题2】图中h处的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与h相同的是
A.bB.fC.cD.g
19.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②太阳黑子的增多   ③森林的破坏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