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
甲 乙 丙
(2)丙地的盛行风向为 风,南半球与丙同纬度地区的风向是 风。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冬、夏)季。
(4)常年受丙影响,形成的气候特征与图二中的 (填字母)相符合。

(5)图中的A气候类型为u 气候,主要成因是常年受图一中的
(甲、乙、丙)影响,气候特征为 。

(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
甲 乙 丙
(2)丙地的盛行风向为 风,南半球与丙同纬度地区的风向是 风。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冬、夏)季。
(4)常年受丙影响,形成的气候特征与图二中的 (填字母)相符合。

(5)图中的A气候类型为u 气候,主要成因是常年受图一中的
(甲、乙、丙)影响,气候特征为 。
2.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图中由A、B、C、D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循环。
(3)如果某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 )(单选)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图中由A、B、C、D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循环。
(3)如果某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 )(单选)
A. 降水量增加 | B. 地表径流量增加 | C. 水汽输送量增加 | D. 地下径流量增加 |
3.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处。
(2)图中所示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 (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
(3)图中甲处地形的成因是 。
(4)图中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出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处。
(5)从岩层的位置关系判断,丙处岩体沿断层的断裂面相对 (上升、下降)。

(1)图中甲、乙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处,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处。
(2)图中所示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 (内力、外力)作用造成的。
(3)图中甲处地形的成因是 。
(4)图中甲、乙两处,有可能找出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_处。
(5)从岩层的位置关系判断,丙处岩体沿断层的断裂面相对 (上升、下降)。
2.单选题- (共16题)
8.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是对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得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右图中表示削弱作用的是( )
【小题2】除太阳能外,青藏地区的其它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小题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得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右图中表示削弱作用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
C.风能 |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
9.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 | B.7月、西北风 | C.1月、东南风 | D.7月、东南风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B.海陆热力差异 | C.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 D.受地形的影响 |
10.
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8日5时50分以超强台风级在台湾台东太麻里乡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初台。受其影响,8-11日,台湾及华东6省市有强风暴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天气系统中,能发展形成台风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下列天气系统中,能发展形成台风的是( )
A.![]() | B.![]() | C.![]() | D.![]() |
A.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 |
B.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
C.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
D.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
13.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 )

【小题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A.南半球 顺时针 | B.南半球 逆时针 |
C.北半球 顺时针 | D.北半球 逆时针 |
A.墨西哥湾暖流 | B.千岛寒流 |
C.日本暖流 | D.东澳大利亚暖流 |
14.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关于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海岸热带荒漠的形成 |
B.位于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69°N) 终年不冻 |
C.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的形成 |
D.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的形成 |
15.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价低 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
B.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
C.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
D.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
①面积广阔,地价低 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小题2】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 | B.风化作用 | C.流水侵蚀 | D.冰川侵蚀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 B.风化和风蚀作用 | C.喀斯特作用 | D.海蚀作用 |
18.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位于
【小题2】图中h处的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与h相同的是

【小题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位于
A.a | B.b | C.c | D.d |
A.b | B.f | C.c | D.g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