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
甲
乙
丙
(2)丙地的盛行风向为
风,南半球与丙同纬度地区的风向是
风。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冬、夏)季。
(4)常年受丙影响,形成的气候特征与图二中的
(填字母)相符合。
(5)图中的A气候类型为u
气候,主要成因是常年受图一中的
(甲、乙、丙)影响,气候特征为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18 01:16: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和_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__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_。
(3)年受B控制时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年段各季节平均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有明显结冰期
B.存在大量红壤分布
C.风蚀地貌分布广泛
D.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小题2】下列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图,四地中与该地自然带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3
下表是我国不同等级酸雨各月百分率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表数据显示,我国强酸雨百分率较大的季节是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小题2】导致我国强酸雨百分率较大季节的气候原因是
A.高温
B.寒冷
C.少雨
D.多雨
同类题4
读某日中国及西太平洋海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小题1】图中甲地气压中心( )
A.为极地高气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B.为副热带高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C.为暖高压,形成主要原因为气压带风带移动
D.为冷高压,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小题2】图示时间关于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
A.华北地区微风细雨
B.长江下游地区狂风暴雨
C.日本北部地区天气晴朗
D.台湾海峡地区东南风强劲
同类题5
读“东半球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显示的是
______
(1月或7月),判断理由是
______
。
(2)图例乙代表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______
,其成因是
__ ____
。
(3)丙半岛以_________气候为主,丙半岛夏季风的成因
_
_____
。
(4)受甲处东部沿海洋流的影响,沿岸等温线凸向
(高或低)值,凸向
(高或低)纬。
(5)图示区域,赤道穿过
个板块;按成因分类,丁群岛属
______
岛。
(6)冬季马六甲海峡海水流向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