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分析巴西成为世界重要大豆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判断首都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5-9月出现干早的原因。
(3)分析巴西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4)从大豆生产特点及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大豆是喜温、需水较多的作物,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上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是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有所增加。

(1)分析巴西成为世界重要大豆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判断首都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5-9月出现干早的原因。
(3)分析巴西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4)从大豆生产特点及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以及差异性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规律,也有非地带性分异。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地处刚果盆地的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概括非洲西海岸从甲地到丁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相同,简析其原因。
(4)甲、乙两地虽然自然带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仍有一定差异,概述其主要原因。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地处刚果盆地的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概括非洲西海岸从甲地到丁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相同,简析其原因。
(4)甲、乙两地虽然自然带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仍有一定差异,概述其主要原因。
3.
海南岛是我国经济特区,也是当前扩大改革开放的前沿。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3)分析海南岛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区位条件。
(4)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面向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正把握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团”(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其合作经济领域广泛,潜力巨大。
材料二:海南岛主要自然资源以及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海南岛水系图、海南岛交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3)分析海南岛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区位条件。
(4)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
2.单选题- (共20题)
4.
美洲西海岸的智利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③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④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①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③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④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5.
读下表,回答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6.该海域沿岸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6.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
9.
美国哈佛一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14Ob),该行星与主星(LHS114O)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其主要的依据是
A.受主星辐射强 | B.绕主星运行 | C.离太阳较近 | D.温度适中 |
10.
家住二楼的王先生,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他家阳台而十分苦恼。不考虑天气原因,王先生家的阳台每年正午时分没有阳光射入的天数约
A.16天 | B.25天 | C.32天 | D.50天 |
12.
据国家空间环境预报中心(SEP C)报告,2019年以来的两个月太阳活动较弱。在此期间
①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②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将会减少
③地球磁场受到干扰可能出现“磁暴”现象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①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②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将会减少
③地球磁场受到干扰可能出现“磁暴”现象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③ | B.②③ C. ①④ | C.②④ |
13.
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把地球上的生物带到了月球背面,将通过设备构建月面微型生态圈,对其开展观察研究,这项实验主要利用的太空资源是
A.空间资源 | B.太阳能资源 | C.环境资源 | D.矿产资源 |
14.
生活中切洋葱时,其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同学根据新学的大气热力环流知识,做了一个实验: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再切洋葱就不会流泪了。原因是点燃蜡烛时
A.蜡烛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 | B.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 |
C.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 | D.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大于切洋葱处 |
15.
当代作家张曼委在其著名的《西南联大行思录》中写道:“步行团刚进云南,一过胜录关(云南与贵州的交界处),天有点奇怪,贵州天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我们到了云南,太阳当空,又是一重天了。”根据步行团在此期间遭遇到的天气状况,推测其影响的天气系统是下列示意图中的
A.![]() | B.![]() |
C.![]() | D.![]() |
17.
2019年初,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其后将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来测算):
①社会消费上升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劳动资源不足
④人口抚养比下降
①社会消费上升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劳动资源不足
④人口抚养比下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8.
读下列我国改革开成后“某年部分省市城乡常住人口老龄人口比重图”,贵州、甘肃、四川等省的农村和城镇老龄人口比重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出生率 | B.死亡率 | C.人口迁移 | D.生态环境 |
20.
观光农业是指人们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自然资源、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建立的具有农业生产、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上海郊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耕地广阔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城市化水平较高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耕地广阔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城市化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