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豆是喜温、需水较多的作物,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上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是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有所增加。
(1)分析巴西成为世界重要大豆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判断首都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5-9月出现干早的原因。
(3)分析巴西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4)从大豆生产特点及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简述近年来中国向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12 05:0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沿26°N的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26°N附近有我国众多大型城市分布,如福州、赣州、贵阳、昆明等。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⑤地比④地气温高的原因是
A.⑤地海拔低,气温高
B.⑤地受暖气团控制时间长
C.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
D.⑤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
【小题2】有关图中各处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日较差大于③处
B.⑤处年较差小于③处
C.7月,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D.1月,②处等温线向北突出
同类题2
2010年11月4日至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四国,并参加G20汉城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横滨峰会。这是奥巴马上任两年以来第二次到访亚太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A.极地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东亚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A.水稻、茶叶和蚕丝
B.水稻、小麦和玉米
C.小麦、大豆和高粱
D.茶叶、小麦和棉花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左图)、A城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茵莱湖是缅甸第二大湖,湖面海拔970多米,面积达116平方公里,三面环山,湖水清澈,阳光直射湖底。
材料三 茵莱湖遍布“水上浮岛”(下右图),“水上浮岛”有“天然浮岛”与“人工浮岛”两类。“人工浮岛”是当地人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底淤泥,修筑而成。浮岛可用竹篱固定在水面上,也可在湖中漂移。人们在岛上筑屋生活并从事瓜果蔬菜、粮食种植,因而成为著名旅游景观和优质的瓜菜基地。
(1)气候角度,说明11月至第二年的3月为茵莱湖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
(2)指出建造“人工浮岛”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茵莱湖出产优质蔬菜瓜果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左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
,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
同类题5
图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成南北狭长分布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甲、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长江正值汛期
B.澳大利亚西北部吹西北风
C.墨西哥湾沿岸台风活动频繁
D.开普敦温和多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