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甲国因历史开发原因,河流下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干旱的气候,并使得降水分布也显得很异常。右图是左图中M、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异同,并写出影响降水量差异性的主导因素?
相同点:
不同点:
主导因素:
(2)印度河上游河段径流量大于下游河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图中P区域,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以种植棉花和小麦为主,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3)针对P区域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三项治理措施。
左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甲国因历史开发原因,河流下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干旱的气候,并使得降水分布也显得很异常。右图是左图中M、N两地区的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异同,并写出影响降水量差异性的主导因素?
相同点:
不同点:
主导因素:
(2)印度河上游河段径流量大于下游河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图中P区域,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以种植棉花和小麦为主,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3)针对P区域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三项治理措施。
2.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1)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2)从上图中提取信息,指出广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材料二:云南十八怪中“两怪”的图片

(3)“四季服装同穿戴”反应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鸡蛋拴着卖” 反应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材料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1)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2)从上图中提取信息,指出广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图中信息 | 主要区位因素 |
(1) 有铝土、锰、铅锌等矿产 | ① |
(2) ② | 交通 |
(3) ③ | ④ |
材料二:云南十八怪中“两怪”的图片

(3)“四季服装同穿戴”反应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鸡蛋拴着卖” 反应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3.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是华北平原2012年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右图是天津湿地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从地形和水文两个角度分析天津周边地区地下水埋藏浅的原因?
材料二:天津地区地下水位浅,芦苇分布广泛。芦苇被科学家誉为“第二森林”,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写出保护芦苇湿地的意义
材料三:近年,天津某地区将千亩芦苇荡,建成湿地乐园。水域里不仅有河蟹、莲藕、等多种水生生物,水面还栖息着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种野生鸟类。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园区内修建了2300余米的观光栈道,在芦苇丛中蜿蜒。

(3)游客行走在观光栈道游览乐园,采用的旅游观赏方法是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角度,简要评价旅游部门修建观光栈道做法。
材料一:左图是华北平原2012年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右图是天津湿地分布图


(1)根据图文材料,从地形和水文两个角度分析天津周边地区地下水埋藏浅的原因?
材料二:天津地区地下水位浅,芦苇分布广泛。芦苇被科学家誉为“第二森林”,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写出保护芦苇湿地的意义
材料三:近年,天津某地区将千亩芦苇荡,建成湿地乐园。水域里不仅有河蟹、莲藕、等多种水生生物,水面还栖息着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种野生鸟类。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园区内修建了2300余米的观光栈道,在芦苇丛中蜿蜒。

(3)游客行走在观光栈道游览乐园,采用的旅游观赏方法是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角度,简要评价旅游部门修建观光栈道做法。
2.单选题- (共6题)
4.
【小题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小题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向西北 | B.向东北 | C.向西南 | D.向东南 |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 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 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 |
5.
下图为2月5日亚州东部天气系统图,H为高压,L为低压,图示整体天气系统在由西向东移动,以某一高压中心的移动位置为例。高压天气系统在2月6日至8日东移过程中,下列地区天气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台湾地区昼夜温差变大 | B.海南岛风速变大 |
C.渤海地区由西南风转成西北风 | D.京津地区雾霾由重转轻 |
6.


【小题1】图Ⅰ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小题2】读图 Ⅰ 和图 Ⅱ,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Ⅰ所示。图Ⅱ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Ⅰ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 |
7.
【小题1】小明沿途有很多感悟,合理的是
【小题2】盘山花岗岩石块广布,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天津市蓟州区的盘山,为国家5A级景区,海拔864米,山东的小明慕名而来,看到山脚下有许多松树,他顺山路而上,沿途看到许多圆乎乎的花岗岩石块及悬垂的瀑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明沿途有很多感悟,合理的是
A.此地山之南为季风迎风坡 |
B.瀑布的落差是由径流量决定的 |
C.山麓的松树为该地区非地带性植被 |
D.此地四季变化不明显 |
A.岩浆喷出冷凝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 地壳抬升 |
B.岩浆侵入冷凝 地壳抬升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 |
C.岩浆喷出冷凝 地壳抬升 侵蚀搬运 风化剥蚀 |
D.岩浆侵入冷凝 地壳抬升 侵蚀搬运 风化剥蚀 |
8.
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小题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小题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 B.死亡率的持续下降 |
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 D.单独二孩的放开 |
A.1953年之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
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
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