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Ⅰ所示。图Ⅱ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Ⅰ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小题2】读图 Ⅰ 和图 Ⅱ,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1 04:52: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小题2】图中D区和C区最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小题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小题4】夏季,D处的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增大,流速加快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地壳活跃,泉水出露
D.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同类题2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D.该地区通航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4月
【小题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区。其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22月—次年4月
【小题3】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A.产品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劳动力生产率低
同类题3
“广阔河床绿色吞,如同塞北碧无垠,鄱湖出现新风景,枯季洲滩变草原。”下图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湖水干涸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题。
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大气降水丰富
C.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湖面蒸发强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50°N附近某大陆西岸一外流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
(1)说出该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成因。
(2)②处为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是①处的岩石在水循环环节甲___的作用下转化形成的。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划分,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循环;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影响乙(下渗量)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指出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同类题5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内流湖,右下图为2012年8月~2013年8月该湖泊东部地区水温数据,研究发现该区域湖泊水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换季节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班公错东部湖水分层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推测班公错东部湖泊水体的分层可能导致
A.垂直方向水体交换活跃
B.下层水体氧气含量充足
C.上层水体水温明显下降
D.下层水体水质趋于恶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