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城市中,夏季昼最长的是 ,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2)下列四个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兰州
(3)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应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适 .
A.郑州、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北京 D.福州、广州、成都
(4)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
(5)某校(40°N)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调查后,发现热水器的倾斜角度是一个固定值,他们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将图中的支撑杆设计成可调节的活动杆.你认为活动支架的调节幅度应该为 度.改进的理由是什么: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示意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000多种多肉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右图示意多肉植物景观。

(1)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R河O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2) 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3) 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左图示意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000多种多肉植物,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右图示意多肉植物景观。

(1) 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R河O点以下河段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2) 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3) 说明我国从外国大量进口多肉植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单选题- (共13题)
3.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小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小题2】2018年8月15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月球车外形首次对外公开,而且研制任务进展顺利,即将前往发射场进入发射准备。嫦娥四号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小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 B.平均温度过高 | C.温度变化无常 | D.昼夜温差过大 |
A.空气太稀薄 | B.宇宙辐射太强 | C.陨石撞击太多 | D.月球引力太小 |
4.
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甚至出现短暂中断 |
D.地球上部分地区有极光现象 |
5.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小题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小题3】当c地昼最长时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a、c、b、d | B.a、b、c、d |
C.d、c、b、a | D.c、d、a、b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B.北京昼长夜短 |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
6.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 )
【小题2】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
【小题3】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
【小题4】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 )
A.1.5℃ | B.2.5℃ | C.15℃ | D.25℃ |
A.A1 | B.B1 | C.C1 | D.D1 |
A.两者均增大 | B.两者均减小 |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
A.A1>A2 | B.B1>B2 | C.C1<C2 | D.D1>D2 |
7.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 | B.①和③ |
C.①和④ | D.③和⑤ |
A.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C.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 D.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 |
8.
读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 )
【小题2】图中b处的气压带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是( )

【小题1】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南风 | D.西北风 |
A.赤道低气压带 多雨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少雨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雨 | D.极地高气压带 少雨 |
9.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小题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地气流上升 | 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
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 D.b地正出现阴雨天气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0.
“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下图为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小题2】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

【小题1】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 B.江淮地区 |
C.长江流域 | D.华南地区 |
A.强台风 | B.准静止锋 | C.冷锋 | D.高压系统 |
11.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小题2】读图甲和图乙,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沿海各地没用此法获取淡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径流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
A.成本高 | B.破坏环境 | C.效率低 | D.技术不成熟 |
12.
【小题2】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蒸发 | B.降水 | C.下渗 | D.径流 |
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 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 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 |
13.
【小题2】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小题1】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
C.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 D.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15.
下图示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气温、气压如何变化?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海岭)处新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② |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③ |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④ |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⑤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