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①区域为 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北 D. 青藏
【小题2】①②两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一线
A. 大兴安岭—太行山 B. 秦岭—淮河
C. 昆仑山—祁连山 D. 天山—阴山
【小题3】②区的土壤以 为主
A. 黑土 B. 黄土 C. 红壤 D. 紫色土
【小题4】造成①②两区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土壤 D. 气候
【小题5】图示四大地理区域中,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6】图示四大地理区域中,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7】下列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①区域的是
A. 小麦、大豆 B. 水稻、油菜
C. 青稞、小麦 D. 花生、甘蔗
【小题8】③区的新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A. 水源充足 B. 土壤肥沃
C. 降水丰沛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小题9】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 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 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小题10】A地夏季平均气温明显低于B地,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 C. 地形 D. 洋

【小题1】①区域为 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北 D. 青藏
【小题2】①②两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一线
A. 大兴安岭—太行山 B. 秦岭—淮河
C. 昆仑山—祁连山 D. 天山—阴山
【小题3】②区的土壤以 为主
A. 黑土 B. 黄土 C. 红壤 D. 紫色土
【小题4】造成①②两区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土壤 D. 气候
【小题5】图示四大地理区域中,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6】图示四大地理区域中,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7】下列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①区域的是
A. 小麦、大豆 B. 水稻、油菜
C. 青稞、小麦 D. 花生、甘蔗
【小题8】③区的新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A. 水源充足 B. 土壤肥沃
C. 降水丰沛 D.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小题9】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 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 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小题10】A地夏季平均气温明显低于B地,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 C. 地形 D. 洋
2.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小题2】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湿热 D. 多雨
【小题3】该区域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小题4】图中从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小题5】甲处为 盆地
A. 准噶尔 B. 塔里木 C. 柴达木 D. 四川
【小题6】该盆地有丰富的 、 资源。
A. 石油、天然气 B. 煤、铁 C. 铁、石油 D. 煤、天然气
【小题7】绿洲主要分布在该盆地的
A. 边缘 B. 内部 C. 东部 D. 南部

【小题1】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小题2】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湿热 D. 多雨
【小题3】该区域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小题4】图中从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小题5】甲处为 盆地
A. 准噶尔 B. 塔里木 C. 柴达木 D. 四川
【小题6】该盆地有丰富的 、 资源。
A. 石油、天然气 B. 煤、铁 C. 铁、石油 D. 煤、天然气
【小题7】绿洲主要分布在该盆地的
A. 边缘 B. 内部 C. 东部 D. 南部
3.
读黄土高原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东起① 山脉
A. 祁连山 B. 秦岭 C. 阴山 D. 太行山
【小题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 位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B. 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 地表破碎,植被缺乏
D. 黄土疏松,不溶于水
【小题3】下列关于河流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 冬季无结冰期
C. 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 下游形成“地上河”

【小题1】黄土高原东起① 山脉
A. 祁连山 B. 秦岭 C. 阴山 D. 太行山
【小题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 位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B. 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 地表破碎,植被缺乏
D. 黄土疏松,不溶于水
【小题3】下列关于河流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 冬季无结冰期
C. 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 下游形成“地上河”
2.解答题- (共3题)
4.
读长江三角洲及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为________海。
(2)A处为________省,B处为________省。
(3)图中,从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是国家铁路干线________线的一部分。
(4)该地区城市密集,大多沿________与交通线分布。
(5)影响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油料作物是________。

(1)b处为________海。
(2)A处为________省,B处为________省。
(3)图中,从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是国家铁路干线________线的一部分。
(4)该地区城市密集,大多沿________与交通线分布。
(5)影响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油料作物是________。
5.
读北方地区及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城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以 气候为主。对比齐齐哈尔(A处)和石家庄(B处)的气候图可知:齐齐哈尔1月均温比石家庄 ,影响两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图中1处为 省, 3处为 省。
(3)图中a为 河,该河最终注入 海。
(4)2016年3月2日—3月16日,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 中心。


(1)北方地区以 气候为主。对比齐齐哈尔(A处)和石家庄(B处)的气候图可知:齐齐哈尔1月均温比石家庄 ,影响两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图中1处为 省, 3处为 省。
(3)图中a为 河,该河最终注入 海。
(4)2016年3月2日—3月16日,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 中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