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日期,相邻两条经线的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EF表示晨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2.单选题- (共5题)
2.
读甲、乙、丙、丁四地一年中昼长的变化幅度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 )
【小题2】甲地的昼长最长可达 ( )

【小题1】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9小时9分 | B.10小时47分 |
C.11小时22分 | D.13小时13分 |
3.
【小题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小题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A.1小时40分钟 | B.2小时20分钟 |
C.3小时20分钟 | D.4小时40分钟 |
4.
南半球某地(105°E)某同学对每天的日落时间进行了观测与记录,绘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日的节气可能为 ( )
【小题2】该同学在m至n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 )

【小题1】p日的节气可能为 ( )
A.春分 | B.秋分 |
C.夏至 | D.冬至 |
A.4个月 | B.6个月 |
C.8个月 | D.10个月 |
5.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为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
【小题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
A.0时 正北 | B.6时 正东 |
C.12时 正南 | D.18时 正西 |
A.4月2日前后 | B.6月11日前后 |
C.7月3日前后 | D.9月12日前后 |
6.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备受瞩目。2016年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下图是“二十四节气”与地球运行位置对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立冬的日期大致是 ( )
【小题2】某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一次出现在大雪,另一次出现在 ( )
【小题3】严格意义上的节气只是一瞬间,2016年冬至是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44分,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

【小题1】2016年立冬的日期大致是 ( )
A.10月7日 | B.10月22日 |
C.11月7日 | D.11月22日 |
A.小寒 | B.大寒 | C.小暑 | D.大暑 |
A.19°E,23°26'N | B.19°E,23°26'S |
C.139°W,23°26'N | D.139°W,23°26'S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