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11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拉多加湖旧称“涅瓦湖”,湖面海拔5米,湖长219千米,平均宽83千米。湖水南浅北深,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处达230米。结冰期较长,沿岸地区可达5—6个月。有沃尔霍夫河、斯维里河和武奥克萨河等河流注入,西南有涅瓦河流出,通波罗的海。涅瓦河源出拉多加湖,河口地区有俄罗斯著名的城市圣彼得堡,附近沼泽广布。

(1)推测拉多加湖的湖水性质(淡水、咸水),并说明理由。
(2)拉多加湖通过涅瓦河与波罗的海和大西洋相通,但航运开发规模很小,试分析原因。
(3)说明涅瓦河河口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2.
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南宁的降水特征及原因。
(2)分析广西西部冬春季节易发生旱灾的自然原因。
(3)在a一一b与C一d河段中任选一个,指出人类对其利用的主要方式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2题)

3.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此次大会的首要目标是要达成全球低碳减排新协议。读法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低碳减排,若法国建风能发电站,最适宜的地点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小题2】法国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较多B.能源消费以核电为主
C.第三产业发达D.煤的清洁燃烧技术高
【小题3】法国气候大会召开期间,巴黎
A.地方时6时日出B.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C.昼长较北京长D.日出东南方向
4.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正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季节图示甲至丙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大,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C.处于丰水期,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流量稳定,无结冰
【小题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 ②夜间晴朗,气温低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
(三)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
【小题1】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
A.土壤B.地形C.劳动力D.市场
【小题2】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
A.减少灰霾污染B.缓和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D.增强雨岛效应
6.
下面左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读图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景观大致位于
A.a河段B.b河段C.c河段D.d河段
【小题2】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B.降低居室气温
C.向外扩大耕地D.避免洪水灾害
【小题3】沿R河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7.
大湖效应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湖面在湖岸形成降雪的现象。图Ⅰ为美国某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年),图Ⅱ为该湖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Ⅰ 图Ⅱ
【小题1】根据积雪的分布,推测该湖区的冬季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小题2】图Ⅱ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8.
读“我国某市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某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措施是(  )

①提高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 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树立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该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B.早稻C.晚稻D.冬小麦
【小题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B.长、热量C.长、光照D.短、光照
【小题3】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10.
下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98—2006年间,该市(  )
A.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B.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小题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D.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11.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的技术与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技术、智能专家分析、智能化农机、环境监测和网络化管理等部分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是精准农业的关键,其核心是
A.种类齐全的智能化农业机械B.完善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C.经验丰富的专家咨询团队D.高速度的网络传输系统
【小题2】精准农业中获取作物分布和监测作物生长主要依靠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
【小题3】我国沿海的渔船上有一种可一键求救的装备,一旦求救,设备会发送短信将求助人地理坐标等信息通知相关部门。该设备属于
A.GPS系统B.伽利略系统C.GLONASS系统D.北斗系统
12.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小题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小题3】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13.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该图是北半球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A.地势起伏比甲地大B.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C.海拔比甲地低D.纬度比甲地低
【小题2】关于两地主要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玉米、棉花B.甲地:春小麦、甜菜
C.乙地:水稻、甘蔗D.乙地:谷子、高粱
14.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

3.选择题(共1题)

15.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献爱心活动。

②我们要取得好成绩,能不下苦功夫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