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80年代甲地的农产品出口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___、___、___。
(3)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有____、____。
(4)有人反对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___。
材料一:为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转移。
材料二:左上图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北京此时的风向是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三次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______。
(3)与全国相比,辽、吉、黑三省的单位GDP能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这和三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于___________有关。
(4)北京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反映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
(5)与河北相比,天津作为北京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材料二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1)“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西安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_____。(2)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马六甲海峡常年受____(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风浪较____。
(3)欧洲鳗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所借助的洋流属于____(填洋流性质),该洋流对北美墨西哥湾沿岸的气候影响是___。
(4)西欧地区常年受___(风带)影响,气候特征为______,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_______,农产品商品率较_____。
2.判断题- (共20题)
3.单选题- (共22题)
人的体感温度在9~26℃较为舒服,下图为“依据我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条件划分的夏季避暑型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同学在暑假研学旅行日记中写道“这里昼夜温差很大,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白天时间比我的家乡南京要长一些。”据此推测旅行目的地位于
A.西南高原型 | B.中东部山岳型 | C.西北山地高原型 | D.东北山地平原型 |
A.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土壤发育差 | B.西北地区容易受台风、泥石流灾害影响 |
C.西南地区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 D.中东部地区多旱涝灾害,环境承载力低 |
下图为乌恰县一户柯尔克孜族牧民克孜吉别克家的转场路线图,这4个牧场都在玉奇塔什草原及周边范围内,位于不同海拔高度上。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牧民克孜吉别克家的转场牧业的根本原因是
A.季节变化 | B.地形差异 | C.人口增加 | D.市场需求 |
A.乌鲁克恰提乡 | B.阿热克托热克 |
C.喀什喀苏 | D.硕热克 |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地(36.5°N,120°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仰角为60°。下图为观测到当地某居民楼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昼短夜长 |
B.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
C.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 |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A.调整方向 | B.不用调整 |
C.角度大约上调9° | D.角度大约下调9° |
2017年9月,小亮随某研修团赴美国参加培训,下表为行程相关信息。(注:赴美期间,美国使用的是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行程 | 航班 | 出发时间 | 到达时间 | 飞行时间 |
上海→纽约 | MU297 | 9月6日19:10 (北京时间) | 9月6日22:15 (当地时间) | 15小时05分钟 |
洛杉矶→南京 | MU2856 | 9月19日13:30 (当地时间) | 9月20日18:55 (北京时间) | 14小时25分钟 |
【小题1】赴美培训期间,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 B.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
C.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
A.早3小时 | B.早4小时 | C.晚3小时 | D.晚4小时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洋流 |

【小题1】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雨季及时排水 |
B.充分利用太阳能 |
C.减弱噪音干扰 |
D.降低光污染危害 |
A.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 |
B.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 |
C.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
D.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小题1】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A.侵入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喷出岩 |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A.从沿海向内陆 |
B.从赤道向两极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出现“桃花汛”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回升,空气对流旺盛 |
B.春季气温回升,高山冰川消融 |
C.西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
D.东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
A.热量 | B.光照 |
C.坡度 | D.水分 |

【小题1】导致唐古拉山中段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植被 |
A.变小,植被减少 | B.变大,降水增加 |
C.变小,气候变化 | D.变大,海拔升高 |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 B.劳动力投入大 |
C.种子成本高 | D.单位面积产量低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 B.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
C.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

【小题1】图中PM2.5浓度( )
A.自东向西逐渐减小 | B.在重要居民点均超过340 ug/m3 |
C.低值区人口密度小 | D.在高速公路沿线变化幅度最大 |
A.休闲商业区16点以后人流量减少 | B.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 |
C.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点,利用廉价劳动力 | D.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 |
A.西北方 | B.东北方 | C.南方 | D.东方 |
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
据此完成下列各題.【小题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 B.原材料 | C.市场 | D.劳动力 |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 | 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
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 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 |
A.快速更新产品 | B.改进生产技术 | C.扩大生产规模 | D.拓展国际市场 |

【小题1】促使网上交易同比增速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的提高 | B.消费习惯的改变 |
C.社会经济的发展 | D.基础设施的完善 |
A.长三角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 |
B.青藏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 |
C.位于成都的物流中心仅为省内服务 |
D.物流中心等级越高,空间距离越近 |

【小题1】关于图中地租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四周向中心递减 | B.南部高地租面积小于北部 |
C.西北方向地租变化梯度最大 | D.由东北向西南递增 |
A.西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A.高级住宅区 | B.电子资讯产业园区 | C.文科科技区 | D.化工产业园区 |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 |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
A.农村地区放开生育政策 | 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迁往农村 |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D.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判断下列各题。【小题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 B.人口数量多 | C.人口密度小 | D.经济发展水平快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下图为北京市居民甲、乙、丙三类商品的购物出行距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对应普通服装、家用电器、蔬菜食品购物活动的依次是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丙、乙 | D.丙、乙、甲 |
A.甲类商品的购物地之间距离最远 |
B.乙类商品的购物频率最高 |
C.丙类商品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最大 |
D.三类购物地宜集中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 |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 B.原料成本 |
C.劳动力成本 | D.设备成本 |
A.产量大 | B.价格低 |
C.款式新 | D.质量优 |
“潮汐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潮汐式拥堵”在各大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使用率高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t1—t2时段可能是18-20时左右,进城方向的车辆较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
B.t1—t2和t3—t4时段内,可开通进出城潮汐车道,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C.该日此城市进城人数要远远大于出城人数 |
D.t2时刻,该城市进城方向的车辆与道路通行能力持平,且此时城内车辆数量达最大值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题1】与普通道路相比,该立交桥的主要作用是
①少占地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降低噪声 ④减缓行车速度,提高安全性 ⑤枢纽分流,提高通畅度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A.地形复杂 | B.河网密布 | C.人口密集 | D.交通量大 |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49 | 5.72 | 6.22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77 | 4.28 | 3.79 |
【小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4.选择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20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