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数字①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____,图中③控制下气候特点是 。
(2)(图2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该图表示的是 月(1或7)
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该月我国华北地区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主要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____。
(3)图3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_。
(4)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该地进入____(雨/旱)季。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 。

(1)图1中数字①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____,图中③控制下气候特点是 。
(2)(图2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该图表示的是 月(1或7)
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该月我国华北地区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主要盛行 风,气候特点是____。
(3)图3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_。
(4)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该地进入____(雨/旱)季。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 。
2.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3)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3)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2.单选题- (共6题)
3.
【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小题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银河系的主体直径是8万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A.该行星上没有水 |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
C.该行星温度太低 |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
4.
读2014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②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小题2】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3】图中甲天气系统途经菲律宾时,给当地带来的地质灾害可能是

【小题1】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②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 B.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
A.海啸 | B.冻害 | C.洪涝 | D.泥石流 |
5.
如下图,为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海洋水 | D.地下水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6.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
【小题2】如果该图为太平洋上的洋流示意图,S线代表某条纬线,则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小题1】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S线代表近地面,则( )
A.①为高空南风 | B.②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下沉 |
C.③为东北信风 | D.④为大气受热力因素上升 |
A.E | B.F |
C.G | D.H |
7.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小题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该山可能位于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A.40°N附近 | B.40°S附近 |
C.赤道附近 | D.极圈附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